【材料】
围绕当前我国居民健康观念与医疗模式的深刻转变展开。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家庭财富配置中,用于主动健康管理、高端体检、基因检测、预防性医疗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比例显著上升,“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远程问诊、在线复诊、数字疗法、智能健康监测等远程医疗新业态,极大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等问题,并在此前多次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新模式也面临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医保支付衔接、城乡数字鸿沟等挑战。
【题目】
请深入思考给定材料,围绕 “以家庭健康之基,筑共同富裕之厦” 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 观点鲜明,见解深刻;
2. 参考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3.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 字数1000~1200字。
【题目解析】
1. 主题理解:
l 核心关键词: “家庭健康”与“共同富裕”。
l 内在逻辑: 题目要求阐述的不再仅仅是生命科学投资和远程医疗这两个现象本身,而是要将它们提升到“家庭健康”这一民生基石的高度,并最终论证其对于实现“共同富裕” 这一宏大目标的重大意义。这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政治站位的理论素养,能将具体的社会现象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
2. 写作角度:
l “基石”角度: 论述家庭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更遑论共同富裕。生命科学投资(预防端)和远程医疗(诊疗端)是筑牢这一基石的关键手段。
l “路径”角度: 分析生命科学投资与远程医疗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赋能个人健康管理等方式,缩小健康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从而为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l “挑战与对策”角度: 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理性看待当前面临的挑战(如材料中提到的服务质量、数据安全、数字鸿沟等),并提出系统性的治理与完善方案,论证如何让这些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共同富裕”的目标。
3. 立意升华:
l 切忌就事论事,不能只写生命科学和远程医疗多好多流行。必须将文章的立意锚定在“国家治理”、“社会公平”、“人民福祉”和“共同富裕” 上。要体现出健康中国战略与共同富裕目标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参考范文】
筑牢家庭健康基石 迈向全民共富未来
健康是1,事业、财富、名誉都是后面的0。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更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当前,生命科学投资前移与远程医疗模式普及,正悄然重塑着家庭健康观念与医疗图景。这不仅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业态革新,更是夯实民生底座、应对社会挑战、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支点。我们必须把握这一趋势,以家庭健康之“基”,稳托共同富裕之“厦”。
家庭健康关切之变,是迈向共同富裕的民生温度计。 曾几何时,家庭医疗支出大多用于疾病治疗的最后关口,被动应对多于主动规划。而今,从热衷高端体检、基因筛查到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家庭财富正“主动”流向生命科学领域,标志着“以治病为中心”加速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这种“治未病”的普遍共识,是对健康权这一最基本人权的深刻认知,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富裕内涵。同时,远程医疗的兴起,让偏远山区的患者也能触达一线城市的专家资源,让慢性病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复诊开药,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这种跨越地理阻隔的便捷服务,有效降低了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风险,温暖了社会发展的薄弱地带,为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健康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现实路径,彰显了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
然而,新趋势也伴随新挑战,亟待规范与引导,方能行稳致远。 生命科学投资信息纷繁复杂,如何避免家庭陷入“伪科学”陷阱?远程医疗的虚拟性如何保障诊疗质量与数据隐私?数字鸿沟之下,如何确保老年人等群体不被排除在新型医疗服务之外?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非但无助于促进公平,反而可能衍生新的风险,加剧社会焦虑。因此,这股源自家庭的健康新需求,既是市场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更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呼唤。它要求我们不仅要鼓励创新,更要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法规标准体系、行业监管框架和伦理指导原则,确保技术创新始终在普惠、安全、规范的轨道上运行,真正成为造福每一个家庭的“善治”之力。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 要让生命科学投资与远程医疗真正成为筑牢家庭健康、推动共同富裕的坚实力量,需多方协同、系统推进。其一,强化政策引领与制度保障。 加快将更多成熟的远程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完善数字医疗定价与报销机制;制定生命健康领域投资指南,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其二,推动技术普惠与包容发展。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数字化能力建设,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健康”帮扶活动,确保科技发展红利覆盖全社会。其三,构建共建共享的健康生态。 政府、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应形成合力,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与监管,企业专注创新与质量,家庭提升健康素养,个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共同绘制“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中国美好画卷。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健康,无疑是这条共富路上最温暖、最坚实的底色。当每一个家庭都能从容地投资健康、便捷地获取服务,当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必将更加稳健、更加铿锵。筑牢家庭健康这块基石,共同富裕的宏伟大厦必将屹立不倒、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