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倡议:国考申论预测题及解析
预测题目
资料:
1. 2025年9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该倡议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始终坚持将自身利益寓于全球利益之中,以切实行动践行多边主义的又一鲜明例证,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 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基于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国际政治现实。当前,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空前突出。与此同时,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
3. 全球治理倡议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其中,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以人为本是全球治理的价值取向;行动导向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
4.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贡献的新理念,是对现行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和创新完善,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题:
请结合给定资料,围绕“全球治理倡议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解题思路与做题方向
1. 理解主题内涵:
l 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全球性倡议,包含主权平等、国际法治、多边主义、以人为本、行动导向五大核心理念。
l 时代意义:倡议回应了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不匹配的突出问题,顺应了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国际政治现实,旨在弥补治理赤字,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l 实践路径:包括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务实行动应对全球性挑战等。
2. 确立文章角度(可选):
l 可从“为什么”(倡议的背景与意义)和“怎么办”(落实倡议的路径)两个维度展开。
l 可聚焦于倡议的某一核心原则(如多边主义或以人为本)深入论述。
l 可结合中国角色,探讨其如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3. 联系实际拓展:
l 结合当前国际热点(如人工智能治理、气候变化、南北发展鸿沟等)说明倡议的现实针对性。
l 引用中国实践案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合作)作为佐证。
4. 结构设计建议:
l 引言:点明全球治理处于十字路口的时代背景,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的必要性。
l 主体:
² 分析全球治理赤字的表现及根源(如霸权主义、规则不公、代表性问题)。
² 阐述全球治理倡议五大原则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² 提出落实倡议的具体路径(国际层面:维护联合国核心作用;国家层面:践行共商共建共享;中国角色:提供公共产品)。
l 结尾:总结倡议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展望未来。
参考范文(提纲与要点)
标题:以全球治理倡议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引言:时代呼唤全球治理新方案
当前世界变乱交织,全球治理体系失衡滞后,治理赤字空前突出。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破解治理难题、构建公正合理国际秩序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全球治理倡议的时代意义
1. 回应治理赤字:倡议直面霸权霸凌、规则不公、发展鸿沟等问题,致力于弥补现行体系缺陷。
2. 顺应历史潮流:体现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政治现实,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3. 彰显中国担当: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三、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
1. 主权平等: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平等参与全球决策,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2. 国际法治: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双标”和强加“家规”。
3. 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维护联合国核心作用,反对单边主义。
4. 以人为本:保障各国人民共享治理成果,弥合南北鸿沟,应对共同挑战。
5. 行动导向:以务实合作打造可视成果,避免治理碎片化,重点应对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挑战。
四、全球治理倡议的实践路径
1. 坚定支持联合国:发挥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落实《未来契约》。
2. 深化全球南方合作: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纠正历史不公。
3. 聚焦务实行动: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人工智能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优先合作。
4. 发挥中国角色:通过“一带一路”、上合组织等平台推动倡议落地,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五、结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
全球治理倡议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国际社会应携手践行倡议,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让治理成果更好造福全人类。
金句积累
1. 用于开头:
l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l “全球治理倡议是中国为引领全球治理变革贡献的新理念,是对现行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和创新完善。”
2. 用于意义分析:
l “全球治理倡议高擎多边主义旗帜,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旨在增强全球治理体系的执行力与有效性。”
l “倡议进一步回应了全球南方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呼声,顺应了完善全球治理、纠正历史不公的紧迫需求。”
3. 用于对策论述:
l “主权平等是全球治理的首要前提,国际法治是全球治理的根本保障,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基本路径。”
l “全球治理的活力源于实践,关键重在行动,根本要看成效。”
4. 用于结尾升华:
l “历史启示我们,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难题的正确答案。”
l “中方将携手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治理倡议,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让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果更多更好造福全人类。”
评分标准(参考)
一类文(33-40分):紧扣主题,观点鲜明,能深刻阐述倡议的意义与路径;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有说服力;能结合资料并适当拓展。
二类文(25-32分):观点明确,能分析倡议的意义与路径;结构完整,逻辑较清晰;语言通顺;但深度或拓展性稍欠。
三类文(15-24分):观点模糊,未能紧密结合资料;结构松散;语言平淡;仅罗列资料内容。
四类文(0-14分):偏离主题,观点错误;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你的备考提供有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