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十周年申论素材精粹
【核心金句】
l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核心理念)
l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人与自然共生关系)
l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生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l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生态与文明的宏观视野)
l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为民的价值取向)
l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政策实践原则)
l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二十大报告)(新时代要求)
【答题核心技巧】
1. 立意高远,紧扣核心: 始终围绕“两山论”揭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辩证统一关系展开论述,突出其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标志性观点和重大实践要求的地位。
2. 辩证思维,双向论述:
Ø 正向论证: 绿水青山如何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资源价值化: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碳汇交易;优美环境吸引人才资本;提升区域品牌价值;降低治理成本保障可持续发展)
Ø 反向论证: 破坏绿水青山如何损害金山银山?(环境恶化导致健康成本、资源枯竭、投资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
3. 联系发展新阶段:将“两山论”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富裕”(生态惠民)、“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
4. 突出“转化”路径:重点论述转化的机制、模式、创新实践(如生态补偿、绿色金融、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GEP核算)。
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6. 善用典型案例:引用成功实践(如浙江安吉、福建长汀、塞罕坝、库布其沙漠治理)增强说服力。
【应用示例】
l 题目: 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指引?
Ø 破题立意: “两山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根本遵循,是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金钥匙”。
Ø 分论点1 (转化路径 - 产业兴): 守护绿水青山,培育绿色动能。依托优良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康养产业、文化创意等绿色低碳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例: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超百亿,带动全县致富;云南哈尼梯田“农文旅”融合)
Ø 分论点2 (生态美 - 基础保障): 修复绿水青山,筑牢振兴根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留乡村风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永续资源与美丽基底。(例:浙江“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荒山变绿洲”)
Ø 分论点3 (百姓富 - 价值实现): 共享绿水青山,实现共同富裕。通过生态补偿、资源入股、就业带动等方式,让农民在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中获得实实在在收益,提升幸福感获得感。(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碳汇交易惠及林农;“生态护林员”岗位)
Ø 结尾升华: 在“两山论”指引下,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让乡村成为承载乡愁、充满希望的幸福家园,为共同富裕夯实生态根基。
l 题目: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Ø 破题立意: 践行“两山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核心路径,关键在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Ø 分论点1 (优化空间格局): 严守生态红线,优化发展布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在生态脆弱区、敏感区严格保护,在适宜开发区域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格局。(例:划定“三区三线”;国家公园体系建设)
Ø 分论点2 (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以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例: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光伏风电产业全球领先;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
Ø 分论点3 (创新体制机制):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完善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探索GEP核算应用,发展绿色金融,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例: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多地探索“两山银行”模式)
Ø 结尾升华: 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植高质量发展骨髓,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预测题目(供考生练习)】
1. 理解阐释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请结合其提出二十周年来的实践成就,谈谈你对这一理念在新时代内涵与意义的理解。
2. 对策建议类: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请围绕“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水平转化”这一主题,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3. 关系论述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请论述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
4. 地方实践类: 假如你所在的省份/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在转化为经济优势方面仍存在瓶颈。请就如何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撰写一份工作建议提纲。
5. 青年责任类: 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青年人应如何弘扬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请谈谈你的思考。
【考生作业建议】
l 选择1-2个预测题目进行限时写作练习(如:40-50分钟/题)。
l 写作时务必:
Ø 准确理解题意,明确中心论点。
Ø 运用提供的“金句”和“答题技巧”,特别是辩证思维和联系新发展理念。
Ø 结合具体、典型、有说服力的实例(可自行积累补充)。
Ø 结构清晰(总分总),逻辑严密,语言规范(公文语体)。
Ø 尝试将提供的“应用示例”中的分析方法迁移到新题目中。
l 完成后,对照“答题技巧”进行自我检视修改,或与同学交流互评。
牢记:“两山论”是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钥匙。深刻把握其精髓,灵活运用辩证思维,联系国家大政方针和生动实践,是申论取得高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