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38篇》+《省考押题包》+3个月申论会员
原价345 组合特惠258
组合购买更优惠!现在购买立省87元!
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申发论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作文无疑是申论考试的难点以及重中之重,很多同学避之唯恐不及,但在考试时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啃下去”。有一类同学则是有大体的写作思路,但临近动笔又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常常表现为语言表达匮乏,无法将所思所想用语言进行传达,或无法自圆其说;还有一类同学则缺乏想象力,无法有效发挥联想,写出的文章缺少新意,有拼凑字数之感,时刻游走在离题的边缘,致使内容不连贯,文章出现断层。上述情况并非个例,在很多考生的作文书写中常常能够看到,因此,要想化解文章写作难题,必须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一、“问诊把脉,找准病根”
1.之所以会出现作文难写,甚至谈“作文”色变,根本原因在于平时缺少动笔,纵观整个复习备考阶段,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几乎从始至终都没有提笔写过一篇大作文。
2.除了甚少动笔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对所写领域缺乏了解,导致认识不够深刻、到位,也无法展开联想,反馈在写作上即无话可说。
二、“抓准病根,对症下药”
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还需同学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1.要想真正提高大作文的分数,那么就必须正视问题,敢于迎难而上!这反映在行动上,就是需要同学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提起笔来,并勤加动笔。至于具体该如何开展训练,同学们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最全申论写作训练技巧,申论提分妥妥的! 请戳:点击查看申论技巧干货)
2.为了使写出文章的有新意,不落俗套,做到在考场上甩开竞争对手,那么当大家在提升“硬件”的同时,“软件”也要跟上,这样才能提高“综合性能”,提升整体竞争力。因此,日常的积累工作也不能落下。那么,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应注重积累哪方面的内容呢?
(1)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最好每个方面都备一到两句,语句不需要太长,但内容和作者必须做到精准无误。
(2)蕴含哲理的名人名言,具有启发性的谚语、俗语,语言表达优美、表述生动形象的古诗词等,以上这些都是增加文章亮点、展现考生文采的表达,运用得当则有助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帮助考生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3)为了使所写的文章内容充实,增强其可读性,避免“华而不实、空有其表”,此时就需增加文章的“干货”内容,因此,同学们还需积累一些申论常考热点的有关对策、措施,例如开展电商扶贫的具体措施、推进新基建的具体做法、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有关举措等等。
(4)要想让所写的文章见解深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提升整体行文高度,
那么同学们在平时还应仔细阅读一些精选范文,如人民日报、新华网的时评文章,在阅读时,重点查看文章所提观点,并学习借鉴作者是如何围绕具体话题展开分析、论证的。若是同学们对剖析文章脉络结构感到困难,此时还可以直接阅读132公考官网上文章模块中申论范文栏目,该栏目下的评析范文能够帮助同学们在较短时间内把握住学习的重点。
3.运用好“联想”,充分发挥出想象力,能够进一步丰富文章内容,让考生在写作时更加“有话可说”。因此,在书写大作文时,可从(1)“相近”“相关”的方面;(2)抓住“相似”的特点;(3)朝着“相反”“相对”的方向去展开联想。
小结:客观来说,文章写作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平时的套卷练习与正式考试中,同学们还应注意做好时间分配,保证至少留1小时的时间来完成大作文的书写。
132公考原创文章
转载请标明来源于132公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