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广西A卷)(网友回忆版)-4

每天清晨,都会有一班特殊的列车,穿过昏暗的黎明与渐亮的晨光,从郊外开进即将忙碌起来的城市中心地带。

 

这班列车是C市轨道交通4号线石船至民安大道方向的首班车,因为主要乘客是来自C市渝北区石船镇的菜农,他们都背着装满红薯叶、辣椒、韭菜等新鲜蔬菜的背篓,所以这班列车也被称为“背篓专列”。

 

近段时间,这趟“背篓专列”在各大平台火爆出圈,“坐着地铁去卖菜”被众多网友称为城市快速发展中的“人间烟火气”。日前,C市《当代党员》杂志“民生”专栏工作人员小刘一行3人专门乘坐了一次“背篓专列”,以下是小刘的日志:

 

凌晨5点,我们从市区出发前往菜农们集中搭车的起点——石船站。到的时候,菜农们已在排队等待过安检了,因为背篓重,东西比较多,工作人员并没有要求他们将背篓放到安检传送带上,而是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进行安检。看到年纪大、行动缓慢的老人,他们会时不时搭把手或引导他们乘坐无障碍电梯。

 

“菜农一般是赶早摘的新鲜蔬菜,难免沾有露水或雨水,是否会因此带来不便,甚至被拒绝上车?”我们问安检人员。“抛洒滴漏,造成地面湿滑,影响清洁,这是难免的。就算没有他们,有时候也有这些问题。如果带上车的菜有气味、汁水,弄脏车厢,工作人员也会上前处理。”安检人员回答道。

 

630分,列车准时到站,菜农们熟练地进入车厢,将自己的背篓、菜篮放置在中间空道处后,便在就近的位置坐下

 

我们找了挨着他们的空位坐下,正纳闷为何大家都聚在人比较多的这几节车厢。身旁的老人解释,“不懂了吧?坐在一块儿,大家好聊天,顺便了解一下最近卖菜的行情和收获。而且这样也免得挤到其他乘客,影响别人出行。”看我们拿着相机和笔记本,笑问是不是来采访他们的。

 

“对呀!我们今天要是没赶上这班车是不是就遇不上你们了?”我们问。

 

“卖菜要赶早,那自然要赶首班车。”老人说。

 

老人叫樊军,家住石船镇安置小区。去年1月起,老樊便开始进城卖菜。当时,轨道交通4号线二期还没开通,老樊得先赶到镇上的公交车站,然后换乘34次才能到达市区的菜市场,单程需耗时近4小时。现在,老樊一般选择在洋河卖菜。他每天准时乘上4号线,再换乘1次就抵达洋河,只需70来分钟。在列车上,老樊感到很放松,因为车厢比公交车车厢更宽敞,不会因为背篓、菜篮挡其他乘客路而遭来“嫌弃”,也不用总是担心绊倒别人,带来安全隐患。“我以前做梦都想坐地铁去城里卖菜!”老樊对我们说,“我们是搭上时代发展的快车了。以前我们在镇上卖菜,人少,卖得慢,价格也低。同样的空心菜,在镇上1斤才卖1.5元,到了市区能卖3元。两三个小时就能卖完一大背篓,回家还能赶上吃午饭。”

 

当我们提及这趟“背篓专列”刷屏各大媒体时,坐在对面的一位乘客应道:“我也看到了,有很多人都在点赞。文明之所以文明,就是因为它既容纳了现代的行为方式,也包容了传统的生活习惯。”“我觉得这话说的很有道理,我听说有些地方是不允许菜农背着背篓上地铁的,说是怕弄脏地面,影响乘客观感和行车安全,又说是怕占座位、霸座,引起矛盾。但是公共交通本来就是为群众提供方便的,允许菜农乘坐地铁出行,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也让我们在市区就能够买到新鲜实惠的蔬菜。”与她同行的乘客附和道。


“给定资料4”提到“文明之所以文明,就是因为它既容纳了现代的行为方式,也包容了传统的生活习惯。”请深入思考这句话,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求: (1)立意明确,内容充实; (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字数1000~1200字。
话题作文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