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县级卷)-第二题

Y县位于A省南部。初夏时,这里群山披翠、江水碧蓝、小桥流水、长街曲巷、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它们既是游客镜头里的美景,也是历史积淀的见证,更是当地薪火相传的文化根脉。

“今天恰好是我们县的‘民居宣传保护日’。每年今天,我们会家家户户地宣传民居保护知识。”当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民居保护协会,大家自发参与民居保护。每年,还会将古民居门票收入的一部分作为文物保护资金用于本地民居保护。这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十余年前,Y县成立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古村落、有价值的古民居及其它文物资源的监测、保护和管理工作。当时,这一专门的保护机构在全国尚属罕见。同年,Y县又开始探索古民居认领保护活动的试点工作。试点的认领保护模式,包括认租和认购。在投资保护的前提下,认租、认购项目通过合理利用古建筑可以获得收益。这吸引了全国各地,尤其是艺术、收藏类的爱好者走进Y县,共同宣传和保护当地古民居。千山画院、归云山房、印象老屋……一大批国内艺术大师的工作室都安居在此。这无疑增加了当地的文化气息。

2009年,Y县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启动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Y县用了五年时间,成功地完成了对百余个古村落和上千幢古民居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探索出了“在保护中突出利用,在传承中注重创新”的新模式。

同时,当地还建立了以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抢修保护利用、迁移保护利用、原地保护利用等为重点的古民居保护利用政策体系,对涉及的抢修、迁移、认领、土地转让、房屋登记、资金支持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依法规范开展古民居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据统计,Y县共有3000多幢古民居,其中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仅600余处,其他大部分非文保单位的古民居,多散落乡野,难以顾及。

“我们的老屋要垮了,我们没有能力维修,文物部门是不是该拨钱给我们维修?”这是工作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据了解,根据《文物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地方文物部门负责报批程序和给予技术指导。2016年,某文物基金会在Y县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项目,计划在两年时间里资助4000万元,用于修复当地国家级传统村落中的各级文物和符合政策的民居。符合条件的老屋至少能得到占修缮总费用50%的补贴款。

为此,Y县委托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其中不仅有规划纲要,更有具体到每一种建材的技术规范和补贴标准,以修复一栋民居为例,首先由户主根据房屋损毁情况,提供图片证据及修复方案,交由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并作出修改,最终方案通过后再进行资金预算,政府补贴资金为预算资金的50%。双方确认并签订合同后便可施工,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接受专家巡查并按照整改意见来调整,施工进度完成三分之一时政府支付部分补贴资金,工程完工通过专家验收后再支付剩余补贴。

不仅如此,Y县探索开展的古民居流转改革试点工作,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古建筑的内涵和利用方式。借鉴农村的土地流转模式,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2014年,Y县开始探索古民居产权流转改革:以征地形式将古民居所在的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后公开挂牌出让,通过放开流转交易,打通社会力量参与古民居保护利用的通道。

现在,借力社会资本,Y县的部分古民居“复活”变为风情浓郁的精品民宿、文化客栈,不仅奏出一首古韵悠长的新曲,更是当地旅游转型升级的新业态。


根据给定资料3,归纳Y县古民居保护的有效措施。(30分)
要求:全面、简明,有条理,字数不超过400字。
概括对策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