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申论范文评析:保障公共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底色

690x354.jpg

 人工一对一精细批改

专业备考交流群

社群答疑,突破瓶颈

提分看得见

抢先上岸有绝招

点击进入报名


保障公共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底色

(132公考评析:一句式标题,标题即为文章核心观点,言简意赅,中心明确,“底色”二字直接点明了公共安全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让读者能迅速把握文章论述的主题方向。)

公共安全是人民生存发展的刚需,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和谐以及维系社会矛盾不在发生的关键所在。然而,现在我们的公共安全事件频发,面临突发信息的束手无策,相关知识的缺乏和企业的不重视也是引起事件发生的重要诱因。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血的教训警示我们,公共安全绝非小事,必须坚持安全发展,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见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企业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转变发展,保证安全是现在目前的现实之需和发展之要。(132公考评析:首段开门见山,直接在开头就点出了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剖析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通过引用领导人讲话强调了公共安全的地位,突出了保障公共安全的必要性和紧急性。首段破题迅速,引入主题直截了当,呼应标题,开启下文。)

确保公共安全,需要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政府“包打天下”的保姆式安全监管理念,很容易陷入大包大揽的误区和条块分割的盲区。只要不被蒙上眼睛,群众的十双眼睛总是比政府的一双眼睛更管用。近年来,“朝阳群众”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很多名人涉毒涉黄落马,就是因为公众的举报。这充分说明了群众的力量。无处不在的公共安全,呼唤着安全管理的转型,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安全。(132公考评析:对策型分论点1,指出要拓展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本段在论述时,先分析了政府包揽式理念的误区,并通过分析和举例论证,强调了群众的力量,最后提出论点,要社会共治,动员全社会维护公共安全。对比分析+举例论证,逻辑严密,结构清晰,但对策部分略显简单,可以列举更加具体的手段,如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加大奖励力度等,让对策细化可行。)

确保公共安全,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理念与安全意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安全从来没有得到应有重视,逃生演习嘻嘻哈哈、安全教育搪塞敷衍、违规操作熟视无睹……对学习安全知识的敷衍,实质是安全意识的淡薄。公共安全意识薄弱,那么面对公共安全事件慌乱,影响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事态扩大化,影响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拖慢了和谐安全平稳社会的建设脚步。反之,如果公共安全意识强化,那么会提高个人文明素养,促进人全面发展,避免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群众生活和谐稳定,增强对于政府的信任度。加强全民公共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作为文明素质的一部分,安全教育应当引起空前重视,切实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入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人们意识到,现代社会必须更加珍视生命、珍视安全。(132公考评析:对策型分论点2,点明要提升群众的安全理念与安全意识。本段论证时,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当下社会对安全教育的忽视问题,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总结得出分论点,即要加强全民公共安全教育。本段主要使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语言通顺,说服力强,段落最后总结概括,呼应段首,再次凸显了论点。)

确保公共安全,需要鼓励和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在现实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很多企业或面临着严重的生存竞争压力,或没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都不到位,无疑给公共安全事件埋下很大隐患,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木桶盛水的多少由最短的短板所决定。各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因此,我们要尽快补齐短板,要从根本上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还要做好企业的安全能力建设。要鼓励和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132公考评析:对策型分论点3,强调要鼓励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本段在论证时,从现实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反面例子切入,结合“木桶原理”,阐明了企业安全生产对企业自身和对公共安全的重要意义。对策部分分别从制度、资金投入两方面论述,角度多样,但较为简单,篇幅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扩写。)

公共安全建设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它由诸多方面组成,由多种力量维系,由多个体系保障,绝非一人一时之力可达成。因此,只有全社会共同行动,将公共安全建设作为一项必须始终紧抓和重点建设的工作进行下去,我们的公共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社会也必将更加和谐。(共1166字)(132公考评析:总结式结尾,文章最后由小及大,从公民到经济再到社会和谐,再次强调了安全建设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建设公共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最后发出号召,呼应开头,深化中心,是比较标准的申论结尾方式。)

(132公考总评析:本文以“保障公共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底色”为议题展开论述,总体来看,论点鲜明、中心突出。本文的亮点在于:1.文章采用经典的五段论,整体行文结构明晰,三个分论点段落从不同角度展开,且开头句式相似,符合文章架构的一致性,具有结构美感;2.文章在论证时,主要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手法,多个段落都从当下存在的问题或弊端入手,贴近实际,使得对策的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也体现出考生对社会环境的关注和思考。但文章整体的语言风格较为平实,词句中规中矩,不够出彩,考生可在平时多积累一些佳句,或适当使用引用论证的手法,增加文章的文采度和可读性。)


由132公考评析鉴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132公考APP

国考领取干货.png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