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骚扰电话判定难,”谢绝来电“出奇招

lALPBFDk8aMtK2XNAWLNArI_690_354.png

华仕通公考研究院院长3周系统教学
短时间专业培训,提升看的见!

点击查看课程详情


【背景链接】

工信部8月31日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明确,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为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的接入服务及通信资源。此外,工信部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

【综合分析】

《征求意见稿》提出,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征求意见稿》的下发引发了广大用户和行业专家的热议,有电信专家指出,《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工信部充分尊重用户需求、维护用户权益,以及对整治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决心。也有专家指出,管理规定此前也出台过,但是在落地的过程中遇到了管理对象过于单一、商家绕过限制措施、处罚案例不多等问题。要想根治商家企业对用户的骚扰,还得要全链条治理,尤其是要重点惩治骚扰行动的服务提供方和受益方。

相关要求

(1)电信网码号不得擅自转让。短信息服务提供者、语音呼叫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电信管理机构批准的电信网码号结构、位长、用途和使用范围使用码号,不得擅自改变位长、用途和使用范围,不得擅自变更、隐藏、冒用电信网码号,不得发送缺少或者含有虚假、冒用发送端电信网码号的短信息或语音呼叫,不得擅自转让或者出租电信网码号。

(2)语音呼叫服务提供者不得拨打平台类商业性电话。短信息服务提供者发送端口类商业性短信息的,应当在短信息中明确标注通过其服务发送短信的组织或个人的名称、联系电话,提供便捷和有效的拒绝接收方式并随短信息告知用户,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用户拒绝接收设置障碍。语音呼叫服务提供者不得拨打平台类商业性电话,不得为违反本规定拨打商业性电话的组织和个人提供通信资源、平台设施等条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预警监测、大数据研判等机制,通过合同约定和技术手段等措施,防范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发送的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的商业性电话。

(3)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依托平台提供“谢绝来电”业务。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者发现任何组织或个人违反本规定发送短信息或拨打电话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其行为,可视情况限制向其提供新增通信资源或暂停相关服务。相关记录应予以保存并提供申诉途径。暂停相关服务前应告知相关方。

相关问题

(1)重拳出击,严惩违规企业。此前,对于“精准轰炸”的骚扰电话,并没有处罚依据。监管部门一般对骚扰电话服务提供商采取通报、约谈等非处罚的治理手段,收效甚微,其根源在于利用电话进行推销或诈骗的成本较低,收益较高,风险较小。甚至围绕骚扰电话,催生了职业化、团伙化的电话骚扰团队,和监管部门玩起了“猫鼠游戏”,致使骚扰电话屡禁不止,成为顽疾。只有从处罚的力度上提高违规企业的违规成本,才能有效打击违规企业的嚣张气焰。

(2)骚扰电话判定难,”谢绝来电“出奇招。由于骚扰电话的判定依据比垃圾短信难,垃圾短信的文字信息可以留作证据,但是用户接到电话往往不会录音,运营商也不会监测通话内容,所以很难留证。“谢绝来电”平台可以有效解决用户判别难的问题。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依托“谢绝来电”平台提供“谢绝来电”服务,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并依据用户意愿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防侵扰服务。

(3)准确投诉,规范号码标记服务行业。规范号码标记服务行业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用户远离不良信息的困扰。早在2017年5月8日,由中国信通院联合24家单位牵头的码号服务推进组成立,旨在搭建跨行业码号资源产学研用交流、研讨、创新的平台,针对跨行业码号资源的规范使用、数据共享、应用创新、趋势发展等问题开展研究,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工作,助力电信运营商与非电信行业企业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模式。

权威论述

针对电信用户,为具有明确的不愿接听营销电话的电信用户提供注册登记的渠道,一旦营销企业或个人违反规定对这类用户造成了电信骚扰,用户可通过《谢绝来电实施法案》获得保护。为了个人隐私的保护,用户具有很高的积极性支持这项规范工作。——人民网

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依托“谢绝来电”平台提供“谢绝来电”服务,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并依据用户意愿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防侵扰服务。——新华网

“谢绝来电”规范机制实际上借鉴了激励相容理论的管理思想,并有效地应用于电信营销规范中。——人民网 

【时评文章】

“谢绝来电”切莫走了“狼来了”的老路

自去年3月工信部首次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提及“谢绝来电”制度以来,工信部近日发布的《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再次明确:工信部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

按照“谢绝来电”的设计,工信部将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必须依托“谢绝来电”平台提供“谢绝来电”服务,采取便捷有效方式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并依据用户意愿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防侵扰服务。

“谢绝来电”平台的本义是:不想接收“商业广告”“商业电话”的市民,可以在这个全国统一平台上提出申请进行注册,然后基础电信运营商就可以依据“市民申请”,不再为商家提供拨打“谢绝来电平台上注册电话号码”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建立“谢绝来电”平台之后,商家是不能拨打“明确表示不接收商业电话市民”的电话的。

“谢绝来电”平台,从技术层面来说,为保障市民安宁权提供了便捷,而且也是十分简单的技术拦截服务,在技术上没有丝毫问题。因为,只要基础电信运营商依据“谢绝来电”平台提供的电话号码进行商业营销电话的屏蔽就可以了。

但是,“谢绝来电”平台能不能发挥真正作用,能不能真正维护市民安宁权,还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从技术上来说没有问题,并不代表真的能解决问题。其实,目前江西、陕西等地已开展了类似业务,可免费为用户提供专业的骚扰电话拦截服务,实现黑名单、白名单、骚扰电话拦截设置、拦截记录查询、骚扰投诉举报等服务。但是 ,我们也必须看到的是,即使是在提供了类似服务的地区,骚扰电话还是依然存在。主要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执法问题,而是处罚问题,当处罚没有痛感的时候,当规定成为摆设或者打了折扣的时候,再好的规定,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措施,对于一些灰色利益的制造者来说,都可能只是“狼又来了”。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20年第2号)》显示,今年一季度,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受理用户关于骚扰电话的投诉共计100028件;受理用户关于垃圾短信的投诉有58268件。而实际上,治理骚扰电话已经很长时间了,也有不少处罚的办法,那么为何还是“骚扰依然”呢?答案是处罚不到位,执法没痛感。

“谢绝来电”平台是个好东西,其从技术角度可以还给市民安宁权。但最终能否“天下平安”则取决于执法是不是通上了“高压电”。“谢绝来电”平台,要真正实现“谢天谢地你来了”,就必须走出形式主义的老路。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郭元鹏)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