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地摊经济,今年热门考点,快get

点击查看课程详情


【背景链接】

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综合分析】

今年的新冠疫情对全国各行各业均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一些国家政治活动也受到了影响。全国两会一般是3月份举行,然而今年的全国两会受疫情影响挪到了五月份。随着中国抗疫形势的好转使两会举行的时间被确定在5月21日至28日之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地摊经济的话题引起了热议。在此之前人民网曾于3月16日报道:成都市为了恢复生产、提高人们的自主择业能力而推出了“五允许一坚持”政策:允许临时摆摊,允许流动摊贩经营,允许临时占道经营,同时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事实上在此前更早的时候也存在要求开放摆地摊的呼声。然而,虽说现下已经放宽了对摆地摊的管制,但是在城市管理条例中,摆地摊依旧属于违法行为。地摊经济暴露出现在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地摊经济又该何去何从?

相关问题

(1)“地摊”摊位需求与有限的公共空间的矛盾。在城市规划中,由于没有专门为“地摊”预留的用地,地摊摊位只能挤占着人行道、街道、人行天桥、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尤其在城市的繁华地段,拥有一定的人流量,可用的公共空间资源却极其有限,这就造成了部门摊主占道经营,摊位挤占公共空间,阻碍行人和车辆通行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2)流动摊位与有效监管的矛盾。除了早市夜市有相对固定的经营摊位外,经营地摊大多采用流动摊位的形式,摊主流动性强,主体多,管理者与管理对象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动、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其次,“地摊”不需要获取营业执照就可以上道经营,摊主售出的商品以次充好,食品安全卫生得不到保障,如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成为了难题。摆地摊人多杂乱,从早市到夜市,不但占地经营时间延长,还容易产生大量垃圾,增加区域内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导致城市管理成本的上升,管理难度加大。

(3)门面经营与地摊经济的矛盾。对于那些传统商业的利益相关者,如商铺的投资者、经营者等来说,现在最担心的是,如果城市的地摊经济全面复活,将会影响到他们,从而蒙受损失。本来商铺在这些年中,已经受到了网络电商的强烈冲击,生存就不容易,如果碰到地摊经济再分一杯羹,那么整个商铺经济是不是更难生存呢?

【相关对策

(1)开展服务型管理,灵活划定占道范围。开放地摊,对城市管理者是一项的考验,如何在管理好地摊经营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开展“精细化”管理,以不影响交通和人们日常出行为基础,划分绝对禁止、相对禁止和允许经营的区域,相对禁止规定可经营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开区位管制,在经营区域内允许“地摊”自由经营,不必强调经营场所的固定。在惠民便利的基础上,解决占到经营和妨碍交通等问题,同时倡导城管等管理人员由“治理型”向“服务型”理念转变,主动建立服务微信群,将管辖区域内的摊主邀请进群,利用网络信息化手段进行精细的管理服务,使吉林省这个充满人情味的省份,既有管理的约束,又有生活的温度。

 (2) 制定“地摊经济”各项准入标准。两会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的合法地位”。通过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建议摊主进行备案制,根据个人申请,由工商部门对于摆摊的摊主或者摊位,出具可信任的电子资质证明,摆摊时出具二维码资质,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建立消费者与摊主之间的联系。经营加工食品的摊位,须具备食品流通许可证,经营者具备个人健康证明,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和商品质量纠纷时,可根据工商备案信息,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解决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和食品安全的问题。

(3) 实施摊主卫生责任制。对于地摊摊主产生的卫生垃圾,实行摊主责任制,要求摊主摊点摆放整齐,设置垃圾容器,不得乱排放污水。将地摊卫生按区域划分给经营者,经营者对自己摊位所属区域内卫生负责,各摊位摊主负有相互监督职责,由环卫部门对其进行考核,卫生环境考核不达标的,所有摊位予以停业整顿,不配合整顿者取消其摆摊资质。

【权威论述】

城市治理也如同烹小鲜,必须精准施策,用心用情。特别是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精细化管理方是正道。目前,各大一线城市均未盲目跟风,也没有发布所谓“地摊地图”,一些城市更明确对乱摆摊说不。——中国经济网

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 如果你不科学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显然,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简单的一哄而起,必然导致一哄而散,这是需要避免的。——中国经济网

 既要促进经济复苏,助力复工复产,又要确保城市管理平稳有序,如何把握这个“度”?市城管执法局配套出台了相应的工作实施导则,指导督促各区城管部门做好“地摊经济”秩序维护和卫生保障工作,逐步建立摊点摊区设置引导、商贩摊主清洁卫生责任、群众投诉现场快速处置、商贩摊主容错纠错、摊区安全防护、城管巡查服务等制度,引导商家和经营者在规定时段内文明经营,履行好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人的相应责任,共同维护市容环境。——中国文明网

【案例拓展】

美国:允许有照经营,严格依法管理

美国对“地摊经济”的管理是按照有照经营的思路,只是一般商业管理的延伸而已。流动商贩也需要获得执照,达到卫生标准,与普通经营行业的规定是一致的。在税务管理方面也有严格要求,摊主在申请登记时要出示身份证与报税卡,总体上看美国对于流动商贩的准入门槛较高,这种高门槛并非仅仅着眼于对市容环境的需要,而是卫生、安全、依法登记和纳税等综合性的要求。

英国:强化执照管理,建立信用评估体系

在英国需要提前申请行商执照才能获得摆摊资格,申请小商贩执照需由所在地区的警察进行资格审核,申请者必须年满17周岁。通过资格审核,需要经过四步程序:第一,向当地的商业管理部门申请商贩执照,这种执照一般由区商会颁发,可以在网上申请;第二,准备申请材料,其中包括经营范围、申请的经营地点等;第三,完成申请表格,缴纳申请费用,一年执照申请费用是12.25英镑(约合116元人民币);第四,等待审批。在拿到执照前不能摆摊设点。商贩如果无照摆摊或将执照借给别人使用,将被处以200英镑(约合1900元人民币)的罚款。如果再申请执照时提供虚假信息或伪造执照,将被处于200英镑罚款,并在6个月内禁止申请新的执照。

韩国:划区管理,差别对待

韩国政府对“地摊经济”的管理总体上采用区域管理的办法,即政府将市区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绝对禁止区域”,指摆摊造成通行不便,严重影响市容的地区。第二类是“相对禁止区域”,指妨碍城市美观等危害程度较小的地区,在这里对摊位的规模、摆摊的时间和经营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对申请在此摆摊要严加管理。第三类是“诱导区域”,一般包括和住宅区分离的城市中心外围的空地、车辆通行很少的河溪两侧道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传统市场内的道路。政府一般允许在这些地方摆摊设点,但对营业时间和经营范围也有限制。区域和时间划分清楚不仅有利于执法部门区别对待,也有利于摆摊设点者的自觉遵守。

【时评文章】

释放“地摊经济”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杨宝玲建议制定统一的“地摊经济”准入许可标准、从业资格条件和商品入市手续,采取颁发资格证、许可证等方式,给予“地摊经济”与从业者合法地位。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太高的学历、技能要求,很多人支个小摊、打开私家车后备箱就能卖货;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但近年来,各地在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进程中,“地摊经济”逐渐淡出了居民视野。城市整洁了,小商贩不见了,城市烟火气、生活味儿也淡了。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城市,要有便利的设施、靓丽的外表,更要有寒冬里的庇护、黑夜中的光亮。“琴棋书画诗酒花”固然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最基本的民生考量。特别是在当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地都在狠抓“六稳”“六保”落实,更不应让一些管理方面的顾虑拖累“保民生”的步伐。

  前段时间,成都就因有序放开“地摊经济”收获点赞。3月15日,成都市城管委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记者在成都总府路看到,每到晚上10点,各种美食开始“接管”街道,开启“夜宵”模式。饮食男女们一拨接一拨,试图在餐桌上把2020年被疫情占据的春天“吃回来”。两个月来,不仅保障了近8万人就业,更让餐饮业复工率达到98%。

  街边小店“原地复活”,深夜食堂觥筹交错,小吃店、咖啡馆的小方桌摆到了梧桐树下……成都的政策接地气、暖民心,没有让这座“网红城市”失去往日颜值,反而增添了几分平易近人之美,也给其他城市做出了表率。

  事实上,国际范儿与烟火气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放眼全球,从泰国清迈的周末集市,到美国百老汇跳蚤市场,再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世界各地都有“地摊经济”。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不仅让本地居民直接受益,也让外地游客流连忘返,有些集市还成了世界著名的打卡“地标”。

  当然,放开“地摊经济”不意味着一放了之,城市管理也不可缺位。成都去年就开始实行街头艺人“持证上岗”,允许占道经营;同时也明确了安全前提,如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做好疫情防控和清洁卫生工作等,并规定了占道时间。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期待看到政策制定更加人性化。粗暴的“一刀切”切掉的是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只有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作者:吴光于;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