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申论范文评析: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微信图片_20200608091536.png

点击查看课程详情


有奖问答: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上期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哪里?——《孟子·公孙丑下》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倾听民声 改善民生

(132公考评析:标题为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论衡》中的经典名句,习总书记在说网信精神的时候也引用过这句话。将这句话作为主标题,既体现作者文化底蕴较深厚,又提高了文章高度,丰富文章内涵,凸显文章中心思想。而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使得标题更加契合主题,中心观点更加集中突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敬畏民众、敬畏民众赋予的权力,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时至今日,社会要想得到发展,也要注重倾听民声,落实民声,才能惠及民生。(132公考评析:引用式开头,用相关诗词作为开头,由史鉴今,水到渠成地引出文章观点。但开头的前两句标点符号有些混乱,引用没有使用双引号体现出来,第一首古诗结束的时候用的句号,导致后面“是身在……”这句话没有主语,需要认真揣摩才能读懂作者的意思,也影响了表达的流畅性。所以考生们要注意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性,标点虽小,影响甚大,需要重视。)

改善“民生”先听“民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民生关乎群众的诉求、幸福。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就业难以保障以及幼无所依、老无所养等问题,这不仅会降低群众的幸福指数,也会给国家的治理埋下隐患。究其原因,部分领导干部不注重群众路线,不了解民意,一意孤行;也和错误的政绩观存在关系,只注重面子工程、发展经济却忽略了群众的呼声。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因此,要想做到群众满意,真正地改善民生,需要先倾听民意,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科学规划,指引方向。(132公考评析:分论点1,本论点的论证思路为“为什么要注重民生——当今存在的民生问题及原因分析——回扣观点”,给人感觉说服力比较一般。原因在于,论据不够充分,具体来说,“为什么要注重民生”部分写得过多,其实可以一句话带过,接着马上进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特别是原因分析,这部分才是论证的重点,要重点突出地说明,才能增强论证力度。)

改善“民生”落实“民声”。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民生改善也是如此,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直接相关,是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关系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发展……民生无小事,只有保障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助力城市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然而光倾听只是开始,还需要政府尽最大努力去落实。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积极落实每一项政策、每一项诉求,只有把民声落到实处,脚踏实地的解决群众问题,真正改善民生,才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132公考评析:分论点2,本段的写作思路为“为什么要改善民生——为什么要落实民生及回扣论点”。整体来看,写作不足在于,作者的论证点不够突出明确,“为什么要改善民生”部分一是写得篇幅过长,却不是论证的要点;二是本意想把民生“全面”写到位,却给人面面都是蜻蜓点水,把各方面内容生硬堆砌在一起,其实是削弱了观点的论证力。优点在于,后面部分及时把论证点拉回“改善民生为什么要落实民生”的立意上,并且比较准确地回扣观点,也算是悬崖勒马,保证了观点的说服力。)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时说到。由此可见,民生工作被置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历史高度。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初衷也是目标。只有了解了百姓之想,明确民生工作内容、方式,才能实现和谐、长久发展。因此,改善民生,需要聚焦基层,倾听民声;也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落实民声。(共873字)(132公考评析:引用式+总结式结尾,重申文章主要观点,突出中心。但整段写作逻辑来看,段落前半部分主要是写“为什么要改善民生”,直接话锋一转,“因此……”来总结得有点突然,逻辑不够顺畅。)

(132公考总评:本文写作结构完整,中心思想较突出,引用古文作为标题,在文章写作中也多处引用古文古句,提高文章文采,增加文章可读性。但是有不足之处,分论点的论证逻辑不够明确,论证角度和方向有点偏离主旨,影响了论点的说服力和论证力。在有些标点的细节处理上,不够规范,影响文字表达的通畅性。以此文为借鉴,考生在下笔之前,要先构思各个段落的写作重点,准确把握文章立意及论点要义,抓住论点中的“主要矛盾”,有的放矢地重点论证观点,找准论证目标,直击要害,才能在200字左右的篇幅里展现出足够的论证力和说服力。)


132公考评析鉴赏

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