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特训营》
高强度作业、人工精细化批改
老师直播讲解、制定专属学习诊断报告
从基础到提升,上岸学员亲测有效!
一个月让你申论突破70+!
10月8日开课~
点此学习:申论特训营
谦逊
(申论一点通评析:以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简短、醒目、重心突出。)
谦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是这种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才使孔子成为著名思想家,让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传承千年。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人产生了自满的情绪,甚至有了狂妄自大的思想,这对于自身及企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需要保持谦逊,切勿自大。(申论一点通评析:先指出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后列举孔子的名言事例,指出谦虚对人的成就作用,接着转折指出当今社会部分人存在的自满情绪等问题,指出其问题对于自身及企业的危害,最后总结提出论点,回扣文章标题。意义+例证+问题+危害+论点。开篇段逻辑上是可行的,格式比较完整,涵盖的内容也比较齐全,不足之处在于,结合后文来看有“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方面,那么开篇段提到危害时却只提到“自身和企业”,上下文未对应。)
谦逊是立身之本。《警世通言》记载,苏轼拜谒王安石,在其府上看到两首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认为菊花在深秋盛开,一般不会风吹花落“满地金”?苏轼在后面加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一天秋风吹过后,苏轼看到门前菊花花瓣散落一地,想起当初给王安石续诗,顿觉后悔。因此可以看出,谦虚是立身的根本,不可狂妄自大。(申论一点通评析:分论点1,指出个人应该谦逊。本段主要讲述《警世通言》中一则苏轼续诗的故事,通过故事证实个人需要谦虚的观点。从申论写作的角度来讲,这种论证方式是不合适的。申论写作是议论文,不是记述文,更不是讲故事,需要我们通过论证分析来论证论点,分析部分要写的清楚明白,而不是摆出一个故事,让读者自己去“悟”。)
谦逊是基业之源。企业保持谦虚的品格,才能不自满,永远在路上前行。胡庆余堂依靠“戒欺”的经营理念,成就了百年老店的品牌,但胡庆余堂并没有因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努力,研发出了更多适合市场的产品;反观诺基亚,曾经占领全球大额市场,迷恋于曾经的辉煌,自满不前,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企业不自满,始终奋斗,才能创造出更多新品种,获消费者的喜爱,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申论一点通评析:分论点2,指出企业应该谦逊。先指出谦逊对企业前行的重要性,以胡庆余堂为例,证实了百年老店如何低调谦逊取得成功,然后以诺基亚为反面案例,指出其因为自满而从辉煌走向失败,通过正反案例对比,凸显了企业只有保持谦逊,时刻奋斗才能保持竞争力。意义+正反案例对比分析+总结,本段的逻辑和论证方式可行。)
谦逊是国家命脉。李自成于1644年在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建立政权后,自认为自己功高盖世,狂妄自大,过上了奢靡的生活,最终葬送了10多年的起义成果;清朝前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可谓国泰民安,统治者励精图治,后期自视天朝上国,夜郎自大,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的强国,拒绝与各国进行商业交往,最终落后于世界,被枪炮打开了大门,割地赔款,生灵涂炭,最终灭亡。这些教训无不说明,狂妄自大的国家必然举步不前,落后于其他国家,落后就要挨打,谦虚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申论一点通评析:分论点3,指出国家应该谦逊。先指出大顺政权因妄自尊大而被葬送,接着分析清朝后期如何夜郎自大而被落后挨打,通过双重例证分析,总结指出国家不能狂妄自大,需要保持谦逊。本段与分论点2不同,采用同向双案例分析的结构,同样能达到论证论点的目的。)
今年是建国70周年,70年前的美好愿景今天已经是进行时乃至完成时,面向未来,我们依然要牢记“两个务必”,谦逊谨慎,不急不躁,在新时代的道路上,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保持谦逊,切勿自大,勇往直前!(共829字)(申论一点通评析:结尾结合实际,指出在建国70周年之际,在新时代道路上,我们需要继续保持谦逊谨慎,勇往直前。结合实际、结合中心观点发出号召,简短有力。)
(申论一点通总评析:本文谦逊为话题展开论述,本文的亮点有:1、文章虽然简短,才800余字,但是采用了五段论,三个分论点对应个人、企业、国家,范围依次扩大,结构比较完整,框架清晰;2、文章的论证有正反案例对比,也有同向双案例分析,论证方式灵活,而且案例比较充实。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1、开篇段的危害与下文内容不对应;2、分论点1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不可取;3、通篇来看,案例较为详实,但是分析部分相对简单,建议增加分析部分论证,使得案例与分析更加均衡。需要额外指出的是,申论写作一般要求在800字至1200字,我们写800余字的短文原则上是可行的,但是短文要有短文的亮点,虽然文字少,但是结构一定要完整,论证部分一定要充实,如果做不到这两点的话,还是应该在字数要求范围内适当增加字数。)
文章来源于网络,申论一点通评析鉴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申论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