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业展示:申论综合分析题如何才能不失分?

《面试应答技巧》

精选近两年面试真题串讲

把握最新命题趋势

让考生脱颖而出、惊艳亮相!

VIP仅需98元

点此学习:点此作答


本周讲解综合分析专项的下分题型——句子理解题。做这个题型时,同学们通常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缺乏答题逻辑,层次划分混乱,不易于踩分;二是对于材料分析不到位,导致要点缺漏,概括不精炼。因此,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作答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句子理解题的作答逻辑,即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层面展开作答,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根据“给定资料”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炼、准确地概括。那么,具体我们该如何作答这一类型题目呢?老师将通过下面的批改作业展示为大家展开讲解。


一、题目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地市卷(第四题)

题目:“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15分)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资料,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材料链接:点此作答

 

二、低分答题作业

2.1作答展示:

图片1.png

得分:7分(总15分)


2.2老师点评:

优点:分点列述,内容切题,对词语有一定理解。

缺点:①要点概括冗长,核心要点缺漏。该同学作答虽有进行分点列述,也达到了一定的字数要求,但就整体而言,要点概括不够精炼,缺少要点的整合,如:对于种种“遮蔽”的定义与后文的“怎么办”层面的阐述有所重复,应予以删减;并且,还存在核心要点缺漏的问题,如:遗漏混淆现实与历史等要点。

②答题角度偏差,作答逻辑有待调整。从展示的作答内容中,我们看出,该同学的作答逻辑是将“为什么”这一层面的内容整合在“是什么”与“怎么做”中作答,这极易造成答案逻辑混乱,易遗失要点导致失分。此外,本题要求着重理解的短语为“遮蔽”,在“为什么”层面上,该同学主要以“否定”的句式进行作答,而非直接点明“遮蔽”的问题所在,这也不利于踩分。

③段落开头未空两格。

建议&总结:在作答这类题型时,我们要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呢?

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两点建议:

①逐段分析,提炼关键要点,注意归纳整合。如何在大篇幅的材料中提炼作答要点?这需要我们逐段进行分析,加强对材料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提炼关键要点,这既能使我们把握材料具体内容,又能使我们做到概括全面。此外,还需注意从整体上理解材料,联系上下文,对提炼的要点进行归纳整合,在字数要求内进行全面、精炼地作答。

②牢记答题逻辑,根据题干具体指向进行调整。在作答这类题型时,我们要牢记词句理解型的答题逻辑,即先阐述词句的含义,再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全面地解释,最后阐述相关措施,以这一逻辑为导向对给定材料进行信息筛选,再根据题干的具体指向确定答题角度,调整作答用语,便于准确地踩分。


三、高分答题作业 

3.1作答展示:

图片2.png

得分:12.5分(总15分)


3.2老师点评:

优点:①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从展示图片可以看出,该同学整体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在巨大的批改量中,简洁的卷面会给阅卷老师较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会不自觉地多给同学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作答卷面问题,不求字迹多么好看,只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②答题角度准确,要点全面,逻辑清晰。从作答内容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对于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材料中的关键要点都能准确提炼;并且,从直接点明“遮蔽”问题的角度进行阐述,切中题干要求,答题逻辑也符合词句理解题的逻辑要求。 

缺点:对“遮蔽”地定义不够准确;个别要点遗漏。


四、本题作答思路

①审题。在把握作答逻辑的基础上,针对句子理解题的“是什么”,确定作答角度。

②把握作答逻辑,通读材料,剖析文段。根据题干要求,把握作答逻辑,在对文段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关键词句的提炼。

材料1:

第1段:这一段主要进行故事背景的引入,无关键要点,可略读。

第2段:本段的主要内容都在阐述当前艺术创作所存在的问题,这是“种种遮蔽”的具体体现,切合题干作答需要,只要对文段内容进行简单概括便能提炼要点,即:迎合“娱乐精神”,掺杂现代元素,剥离历史语境,肆意发挥。混淆现实与历史,牵强附会、哗众取宠,对历史不尊重。

第3段:本段主要对第2段阐述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因此,没有额外需要概括的内容,可略读。

第4段:本段主要阐述说话者的个人背景,为下文阐述“遮蔽”问题做铺垫,可略读。

第5段:本段提出说话者对于“遮蔽”问题的看法,从题干中确定的答题角度出发,可将其转化为“遮蔽”问题的具体体现,作为“为什么”层面的内容进行提炼。

第6段:本段主要进行个人故事叙述,可略读。

第7段:本段后半部分对造成创作“遮蔽”的因素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因此,我们可以锁定关键词句“技术和金钱”、“创作的初心”,再根据特定的作答角度进行概括。

第8段:这一段的要点比较容易被遗漏,问题在于未对文段进行深入剖析。本段说话者虽未直接明确地提出“遮蔽”所在,但通过自身故事的叙述,间接地提供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认识。从“把以前想象地人物情节全部推翻,重新创作”中我们可以间接地概括出,说话者认识到的“遮蔽”问题是“脱离现实,依靠想象编制人物情节”。

第9段:本段主要在谈个人感悟,可略读。

第10段:本段的要点提炼需要我们在明确答题逻辑的前提下,提高对关键词句的敏锐度。“今天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也谈到了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句话是对上述发言的总结,联系上文大家的发言皆是在谈遮蔽的具体体现,可得出“是什么”层面的答案:“遮蔽”即文艺创作中的问题。而“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份量的作品。”这一句话为过渡句,引出后文对于如何打破“遮蔽”的阐述,因此需要提炼本段的最后一句作为答题要点。

③以特定的作答逻辑为导向,整合作答要点。以句子理解题特定的答题逻辑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导向,对提取的关键词句进行归纳、整合,整理出自己的答案。


五、句子理解题的解题注意事项及技巧

①根据题干要求筛选要点。精确审题是作答的关键,题干“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就本题而言,要抓住关键词“种种‘遮蔽’”到材料中找有关“遮蔽”的阐述,先对“遮蔽”的含义有所理解,在根据这一理解对其它材料进行筛选标注。

②把握作答逻辑,确定作答角度。在筛选要点时,我们应注意以句子理解题特定的作答逻辑为导向,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对材料进行提炼。此外,我们还应注意根据对题干的理解确定作答角度,以这道题为例,我们就应直接点明“遮蔽”所在,而非以“否定”句式从“打破遮蔽”的角度进行间接性的作答,这样十分不易于踩分。


六、申论一点通参考答案

种种“遮蔽”即文艺创作中的问题。(1分)1.迎合“娱乐精神”,掺杂现代元素,剥离历史语境,肆意发挥。(3分)混淆现实与历史,牵强附会、哗众取宠,对历史不尊重。(3分)2.停留在个人经验、自我倾述上,作品难以回应时代提问、体现百姓真情实感。(3分)3.金钱的刺激,技术的依赖,忘记了创作的初心。(2分)4.脱离现实,依靠想象编制人物情节。(1分)因此,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贴近人民,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连。(2分)(176字)

 

下期预告:

2018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第三题)

根据给定资料 3,假设你是 S 镇政府负责人,就座谈会上农民、村干部反映的问题提出对策。(25分)

要求:条理清晰,切实可行,针对性强,不超过 400 字。

链接:点此作答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把题目做一遍,做完之后提交选择人工批改即可获得专业公考教师人工精细化批改。另外,如果您对于我们批改作业展示栏目有意见或者建议,欢迎随时留言~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