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地市级申论大作文,详解来了!


>>提高技巧<<




2018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真题卷


(五)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 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字左右。


今年参加国考的伙伴们,你们当时碰到这道题的时候,是什么感受?“试谈‘有’与‘无’”??一脸迷茫???可是你们仔细读读这道题的时候,就会知道具体写什么了,“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就是要写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就是要以城市建设为总论点,再进行分点论述。

城市建设,还会很陌生吗?其实去年国考就考到了城市水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这道题也紧跟今年城乡发展热点。


 

那么这篇大作文要怎么写呢?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正确理解老子观点。“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凿了门窗盖成一个房子,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才有房子的作用。老子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强调“有”与“无”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形的东西,它们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带来了利益。无形的东西、无形的部分才是最大的作用,正是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第二步:明确给定材料重点阅读范围。本题题干“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由题干关键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梳理给定材料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以此展开写作。第二:确立文章类型。题干要求围绕问题,适合写策论文。

第三步:结合材料,提炼要点。资料3通过案例反映问题,资料4通过案例给出城市建设启示。


 

具体分析如下:

资料3

瑞丽花园小区是X市近年来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位于市区两大主要交通干线的交汇处。因位置临近商业中心,地价昂贵,住宅楼比较密集。为了体现其景观的生态性,小区内有一条人工河道蜿蜒而过,把小区的空地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碎片。河边花香草绿,绿柳成荫,不少凉亭假山点缀其间。但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小区里可供居民活动健身的空地却十分有限,最大的一块空地,只能容纳30人共同活动。每次看到“芳草青青、留心脚下”的木牌时,李奶奶总免不了要叨唠一句“景有了,可人没了”。事实上,小区内也建有设备完善、宽敞明亮的室内舞蹈室、羽毛球馆及各类文体活动室。但羽毛球馆和健身房是不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的,需要居民办理会员卡。舞蹈室在有对外演出活动时用于排练使用,平时都上着锁。其他文体活动室都有一定的开放时限,利用起来并不方便。(问题1:有景无人,无法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离瑞丽花园小区不远的南平巷地区是一个具有完整元代胡同院落肌理、文化资源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迄今还有2万多名居民生活在此。

已经在此生活20多年的康阿姨对记者说,当初这里特别清净,没有商业化,更没有这么多的游客。可是到了2006年进行商业开发以后,南平巷变了样子,喧哗的酒吧、随意改建的建筑物、各种小吃店、水果摊占道经营。人流量和车流量骤增,传统的文化气息荡然无存。近两年,因为这里的居住环境条件每况愈下,商品价格攀升,老住户纷纷外迁,老宅成了外来人口的聚集地。(问题2:商业开发,随意改建,不注重保护历史文化、人居环境)

资料4

17世纪的巴黎,一座桥梁扮演了今天埃菲尔铁塔的角色,这就是新桥。巴黎人,无论贫富,都很快接受了新桥。王公贵族们突破正统的束缚,在桥上纵情欢乐,贫困的巴黎人,也来这里躲避夏日的炎热,不同层次的人在这里交流接触,新桥成为社会平衡器

新桥就好像是一个“新闻发布中心”。当时的资料显示,只要在新桥张贴消息广告,很快就能聚拢大批人阅览。巴黎人可以在这里了解巴黎发生的大事小事,各种消息都会在人群中迅速传开。此外,一些反映社会现象的歌曲也在此广泛传播,以至于产生了许多“新桥歌手”。作家赛维涅侯爵夫人认为“是新桥创作了这些歌”。而这些歌曲也只是冰山一角。在17世纪30年代专业剧场诞生之前,新桥还一直是巴黎戏剧的中心。正如一幅17世纪60年代的绘画所示,演员们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表演,各行各业的人聚集在周围,甚至凑到舞台底下。露天表演是造成新桥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桥上的购物活动,新桥一竣工,街头市场就出现了,各种新奇的东西这里都可以找到。没有人会预料到,这座桥会成为各色人为不同目的而争夺的空间。(案例启示:打造让不同层次的人可以交流互动、取得共识的场所空间)

在十几年前的圣保罗,经常可以看到富人区被高高的院墙和铁丝网包围、门口警卫森严的景象。其原因是贫富差异过大,富人为了寻求安全导致居住空间分异。贫困区税收锐减,政府提供的警力、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质量下降,这又促使一些中等收入的家庭迁走,公共空间迅速衰败。一些人为了生存针对富人下手,或偷或抢,富人只能选择加强保安防范措施。这样的治安环境,无人敢去投资。于是,政府借助城市设计,恢复城市公共领域的功能,让市民在交往活动中逐渐消解对立情绪,进而吸引投资,重新复元。案例启示:城市公共领域“共有”,破除“私有”)


在城市建设中,“有”指有形的(如建筑)、有直接用途的(如房屋可住人)、能产生直接实际效益的事物(如商业项目能带来经济回报);“无”指无形的(如天空、如人的意识和感受)、无直接用途的(如绿地)、无法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如公共广场)等事物。对于城市建设来说,“有无结合”的意义在于:城市建设中,既要重视有形的、有直接用途的、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事物,又要重视公共环境、公共空间、社会效益等事物。    

故此,题意就是:阐述“有无结合”的理念,对于城市建设的积极意义,或者论证为什么城市建设中必须借鉴“有无结合”的思想。


 

依照以上的分析,本题的逻辑框架可以是:

 一、论点

引言:概括现在的城市建设的问题

提出论点:借用老子“有无结合”的思想,从各方面改进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

二、论证:

1、从城市建设的目的来看,要解决“有景无人”的问题。

2、而在城市功能的设计上,大力发展经济、产业、商业发展之“利”的同时,要流出休闲生态和文体活动空间,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人居环境。   

3、“在城市管理方面,不能让私人性、营业性的“有”,把全民性、公益性空间挤压成“无”,要注重发展成果“共享”的理念。

三、结论

 

上面只是其中一个模板哦,只要你们总论点与城市建设相关,在这个话题范围内,结合材料,观点合理,也可以有不同观点,文章类型也是不限,因此解析只是对原文详细解读。



如果你是我们申论一点通app的用户,考前看下我们的热点指数排行版,城市病排名第七,足可见这个话题出现的概率是多大。下面有很多相关的文章都可以当作这次申论写作的素材。


热点指数1.webp.jpg


在申论范文搜索框里,输入“城市”,相关文章更多。


640.webp.jpg


如:《治疗“城市病”重在以人为本》、《2017全国两会热词解读: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夯实城市里子》、《城市的名片与城市的良心》、《申论写作素材:包容城市建设》、《申论写作素材:城市规划》、《申论写作模板:以人为本 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打造智慧城市 构建新型城镇化》……有空就去看看吧!


所以小伙伴们不仅在平时对社会热点事件要有持续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要结合相关的政策和理论,强化锻炼公务员考试的基本能力,以不变应万变。考前一定要多看看申论一点通app哦,说不定你就背到了,特别是热点指数哦!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