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建议:提出对策题要怎么解答?


>>基础技巧<<


01.

题型概述


提出对策题虽然都是提对策,但是在题干的问法上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归纳起来就是提出对策题的分类。一般来讲,提出对策题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提出对策;另外一类就是启示题。前者提出对策中又包括直接提对策、问题+对策、原因+对策。启示题是2007年在山东省考中出现后,一直被国考和其他省份的联考所青睐,启示题作答核心就是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在做事情的时候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现阶段处理问题有哪些可以借鉴。


02.

作答原则


提出对策题的作答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作答的要素。在对策题的作答中,需要回答的要素往往不止一个,因此,审题搞清楚答题要素很重要。第二,寻找问题或者原因要准,对策提出要满足针对性、可行性和长效性。第三,答案体例的选择所有问题写完后,再写对策,即问题与对策分开书写,不要一个问题一个对策。在答案书写中,问题跟对策往往不是一一对应,同时,考虑到阅卷老师的习惯,在寻找到要点后,要点后面的内容会被忽略,所以,一一对应的写法不利于我们做答。


03.

真题实解


(一)问题+对策

“问题+对策”模式是申论考试中最常见、最常考、最普遍的提出对策题的考查方式,在四川申论的考试中常常出现。“问题+对策”顾名思义,就是在概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解答此类题目,一方面要分析归纳材料反映的问题,一一转化为对策;另一方面,有时候有些问题在材料中是找不到对策,此时就要充分运用自身积累和思维来找寻对策,做到问题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问题+对策”模式在作答的时候一般不采用问题与对策的一一对应的写作模式,因为,在众多的题目中,问题和对策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往往一个问题需要多个对策解决,因此,“问题+对策”模式的写作模式也要按照先写完所有的问题,然后再写对策。这样还可以方便考官阅卷,不会造成有点考官看不到的情况。

 

【2011年9月四川省考申论第二题】

2.针对给定资料8、9所反映的问题,请你就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如何更好地开展救助保护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30分)

要求:问题定位准确,措施具体可行,不超过500字。

 

给定资料

8.2004年,北京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经市编办批准,正式成为全额拨款的正处级事业单位。据该中心杜主任介绍,他们救助的儿童约70%是乞讨儿童,10%是盲目进京打工的,10%是由于身体、智力有缺陷而被抛弃的,10%是和家里怄气临时出走的。

{杜主任表示,由于中心的软件、硬件设施功能还达不到要求,有一部分智障孩子进不来。}目前这些孩子被安置在北郊的一家托管医院。“其实这类孩子属于救助的范围,但我们目前的能力确实达不到。”

杜主任给记者讲了两件事情:去年,吉林一个离家出走的女孩被长春救助站发现。女孩对工作人员说,自己是北京怀柔人,被拐卖到了东北。长春警方立即与北京怀柔警方核实,但查来查去没有结果。后来,长春救助站在当地发出一个寻亲公告,女孩的父亲看到公告后来到救助站。这时,救助站工作人员才知道,她家就在长春附近,这个女孩一直在编故事、说谎话。

另一件是一个叫王迈的14岁聋哑女孩,上学途中被拐骗,在翠微大厦偷包当场被抓。因为她是未成年人,被送到救助站。“聋哑孩子本来就倔强,她不愿待在救助站里,晚上一直哭喊,还用头撞墙,闹得整个屋子的孩子都不能休息。折腾了一个星期,有一天上厕所时她翻墙跑了,后来又被巡警送了回来。”为了能弄清这个孩子的家庭住址,救助站专门从北京聋哑协会请人与小女孩交流,但也没打听出孩子的家庭住址。她只知道爸爸的名字,住在渠县,但不知道自己是哪个省的。救助站根据这条线索在全国找渠县,最后找到四川渠县的公安机关,排查了几个同名同姓的人后,才找到女孩的父亲。

流浪儿童被救助后,对他们应进行怎样的教育?北京市救助管理事务中心李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未成年人的救助尚属于新的工作领域,一切规律性的工作都正在摸索中,{目前,他们对受助的儿童主要进行心理矫正,同时尽可能使其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

9.{苏州市救助管理站朱站长说,由于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父母被判刑,或是隔代教养等原因,不少流浪儿童从小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缺少关爱,性格悲观冷漠、孤僻。}在接受救助后,有的不愿重返家庭,有的则经常哭闹或损坏公共物品,这耗费了工作人员很多的精力,给开展新的救助工作增加了难度。{朱站长指出,多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要依照《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相关实施细则给流浪未成年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如住所、食物、医疗等,以生活救助、物质救助为主。}

{他强调,救助保护中心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的非正规教育,往往忽视未成年人年龄的阶段性特征,极大地限制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流浪未成年人群体的认知结构、辨认能力和生活经历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课程,开展针对性教育。}

朱站长还说,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是新设立的机构,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管理可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工作理念与具体实践不同于收容遣送时期,{但一些老员工思想停留于收容遣送时期,仍按原有工作方式行事,缺乏对救助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与钻研,对流浪未成年人尤其是痴、呆、傻未成年人有厌恶、嫌弃情绪。}在部分地区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与岗位职责匹配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学专业、法律专业、心理专业、网络信息专业等人才资源不足。救助保护中心的长效学习机制和科学的岗位考核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审题】

题型判断:题干要求“如何更好开展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知道此题是提出对策题。根据作答要求中“问题定位准确,措施具体可行”表明是既要找问题还要提出对策。

范围确定:针对“给定资料8、9”所反映的问题,知道阅读范围是资料8和9,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范围是问题来源于资料8和9,对策的提出是针对问题的,对策不一定在8和9,即资料8和9中确实有相应的对策,也有可能资料8和9中根本就没有对策可循,那么就需要考生在找到问题的时候,根据自身积累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答目标:作答目标有两个:一是概括资料8和9中的问题。二是根据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建议的提出是更好的开展救助保护工作这一特定目标,不要乱提对策。

作答要求:“问题定位准确”说明问题都来至于材料,需要仔细阅读把问题概括出来。“措施具体可行”表明措施的提出要满足可行性。作答的体例一般按照问题跟对策分开写,即所有问题写一块,所有对策写一起,保证阅卷的方便。字数不超过500字。

 

解题思路

通过阅读题干得到此题作答必须作答两个要素:材料反映的问题和提出可行性建议。作答范围是资料八、九。作答目标有两个:一是寻找流浪儿童救助出现的问题;一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建议。因此,一方面要充分的阅读材料,运用阅读法则先把材料中有的问题和对策找出来,然后归纳整理,检查是不是所有的问题能不能都有对策解决,如果没有,就需要结合自身的知识、思维方法和材料意向进行自己提对策。最后,在问题和对策都找出来后,答案的书写按照“问题+对策”的模式书写。

 

参考答案

问题:1. 软硬件设施不达标,无法满足所有流浪儿童的需求;2. 被救助的儿童多有撒谎、倔强、冷漠、孤僻等特点,救助站也未进行相应的辅导;3. 救助保护中心忽视未成年人年龄阶段特征,限制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工作人员工作理念陈旧,缺乏学习钻研,对被救助者缺乏耐心;4. 缺乏专业人才;5. 长效学习机制和科学的岗位考核机制不完善。

建议:1. 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扩充中心收容能力,从而满足流浪儿童的不同需求;2. 请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人士或者培养员工心理辅导能力,进而全面开展对流浪儿童的心理辅导,缓解其心理危机;3. 改善救助中心的教育模式,实施阶段性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引导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和思路,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提高对流浪儿童的服务水平;4. 引进并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打造一支过硬人才队伍,使人才队伍涉及心理学、法律、社会学、信息技术等各专业领域;5. 拟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加强内部的管理和整顿,尽快出台包括人才培养、考核、管理和服务的相应制度。

 

(二)原因+对策

“原因+对策”模式在四川省的申论考查中暂时没有出现,但是在国考和联考中都有涉及。这种模式作答要素是两个,即寻找原因和提出对策。此类考题综合性强,虽然没考查,却满足四川省申论考试的要求,考生需要注意并练习。

一般来讲,“原因+对策”就是在分析事物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判断的标准一般是题干中明确要求,另一个就是要求中出现“观点明确”,“分析合理”等词汇的时候表明此题就是“原因+对策”。这类题型的作答方式按照写完原因后再写对策的模式作答。

 

【2011年国考地市级第三题】

(三)假定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

(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

(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

 

给定资料

5. 柳延希望小学是李某当村主任的时候筹资修建的,可惜只用了七八年就撤了,留下了空荡荡的校园。上世纪90年代,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李某所在的枣园镇延店则村,也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建校潮。{然而时隔几年,新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又让很多农村小学陷入“沉睡”状态。这其中,也殃及部分希望小学。}

柳延希望小学的几间教室已被村委会用作办公室。当年的筹建者、已不再担任村干部的李某,如今也搬到学校住。他的任务是看守校产,清除杂草。

如今,村里还有50多个孩子在邻村的裴庄希望小学上学。由于路有点远,又不能住校,大人们只好每天骑车接送孩子。“现在除了房子,什么都没了。”在校门外的一堆砖头瓦砾里,李某找到了唯一能见证这所学校历史的一块石碑,那上面盖满了泥土,看不清碑文。他让孙子端一盆水过来浇在石碑上,然后用手慢慢地抹去碑身上的泥土,这才露出了清晰的字样:延店则村希望小学占地1260平方米,共建教室10间……

和李某不同,同样是校园看护人的向老师不甘心学校就这么闲着,他在已经撤掉的学校里办起了幼儿园。撤校前,向老师是校长。学校原来只有12口窑洞。2004年3月,经联系,香港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先生捐赠20万元,为学校修建了一栋两层教学楼。{然而,当教学楼建好投入使用时,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却并到了乡中心小学。学生一下子少了一大半。}“这一并,低年级家长的心就动摇了,学生哪里多就往哪里送。”向老师说,“2007年后半年,就没有学生了,学校也就撤了。”于是,几个村民又找到向老师,鼓动他在学校里办一所幼儿园。他雇了一名老师,一名司机,还买了一辆面包车用来接送孩子,办起了幼儿园。可一年多后,向老师又开始发愁了,{“娃娃少,成本太高了”。}原来,每个孩子一学期1000元,每天上下学接送不说,中午还管一顿午饭。每个月还要给请来的教师、司机开工资,不赚钱不说,还赔钱了。幼儿园再往下办,也很难了。

6. 2009年是希望工程实施20周年。20年来,希望工程共募集资金56.7亿元,资助346万名家庭困难青少年继续学业,资助建设15940所希望小学,为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促进青少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经过调查论证后,开始实行希望工程战略重点转移:由过去对贫困失学儿童的普遍救助,转到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而希望小学也由起初的硬件建设为主,转向教师培训、现代化教育设施软件建设为主。}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小学在校生10564万人,而1998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是13953.8万人,9年间减少了3300多万人。伴之而来的是乡村小学数量的锐减,20余年间,中国的乡村小学从1985年的83万所,至2007年已撤并至34万所。这其中包括部分早期建设的希望小学。

据2010年10月25日报载:截至2008年12月,G省长阳县76所希望小学有53所被废弃。{这样的情况随着“撤点并校”的政策大规模推广,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很多希望小学被撤销,要求与镇小学或中心小学合并,因个别条件无法合并的,直接被闲置。}部分校舍被当地村委会再利用,作为临时教学点等,服务于周边村民。但更多是被闲置下来,甚至直接被用作仓库,有的操场被翻垦成了田地,准备种上包谷,有的学校甚至养起了猪和鸡。

来自Y市共青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4月25日,Y市某区运行的希望小学有119所,撤并38所,其中最早兴建的京温希望小学,已经变成了红枣产品加工厂。这里原来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可如今只剩下3所了。{教办主任张某介绍:本世纪初,生源开始锐减,2001年,有一个镇在校学生2400多,可现在不到1100人,这个镇流动人口占到一半左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部分学龄儿童只好随家长走,异地就读。记者采访过程中见到了不少“空巢村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农村税费改革后也引发了农村学校经费的紧张。}2001年,我国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原来的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学校的经费由财政支持。而学校过多让有限的经费投入像撒胡椒面一样,有效投入降低,于是进行大撤并。撤并之后,留下了大量校舍,在有些村子,学校校舍依然是最漂亮的建筑。可这些校舍有的被用作村委会办公室、党员或者群众活动室,有的被村集体租赁出去成为厂房或仓库,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闲置状态。

 

【审题】

题型判断:从题干“分析遭废弃的原因”“提出解决希望小学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可以看出本题是既要分析原因,又要提出建议,属于原因+对策题型。另外从作答要求中也可以看出既要分析原因,又要提出对策。

范围确定:此题没有具体给出答题范围,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关键词“希望小学”做范围定位,通篇阅读材料,材料5和6主要谈论的就是希望小学的问题,因此,范围锁定在资料5与6.

作答目标:作答目标有两个:一是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二是提出具体建议。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注意身份定位,提出对策要站在支教人员的角度上,因此,支教人员作为教学的参与者和亲历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不可超越自己的角色范围。

作答要求:“原因分析准确、全面,不超过100字”说明通读材料分析原因,原因来源于材料。另外建议具体,需要考生特别注意,这里的建议不仅仅是根据原因反推出的对策,还有看到问题推出的对策。题干中并没有说建议只能从原因中来,根据前面的理论,建议可以多渠道理出,希望考生想清楚这点,理解题意一定要全面。作答的体例根据要求原因写一块,对策写一块,作答的主要部分应该放在对策上,从要求中的字数安排上可以看到这一点。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典型的“原因+对策”提出对策题,题干中明确告诉分析希望小学废弃的原因,同时提出具体建议。作答范围是全篇资料,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筛选确定材料作答范围为资料5和6。这个题的难点在于提出对策,一方面材料中包含希望小学废弃的原因,但是对策的提出不仅要根据原因推出对策,材料中有关于希望小学的问题也应该提出对策给予解决;另一方面提出对策的过程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定位,即支教人员,因此对策的提出更多是建议。

 

参考答案

原因: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生源减少,成本高,希望工程战略由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为主,“撤点并校”政策推广,异地就读,农村学校经费紧张。

具体建议:1.因地制宜,创办联村寄宿制希望学校,解决生源少、学生路远、不能住校问题。2.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希望小学资金投入,完善学校的各项设施,提高希望小学办学条件,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留下。3.拓展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对已废弃的希望小学进行拍卖或者出租,所得资金投入希望小学发展。4.政府对希望小学和希望小学的学生给及适当补助,降低学校成本,减轻学生负担,保障学校运转,留住更多学生。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点赞、评论。



 

下载
收藏
相关文章
评论
还可输入 200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