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乡村振兴

1.1.1         关键词

乡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1.1.2         热点简介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1.3         热点解读

【背景链接】

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

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目标要求和基本内涵】

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从我国当前最核心、最根本、最急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提出的极具现实针对性的目标要求,是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关的。

因此,这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也是解决当前诸多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总抓手。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乡村产业落后,造成一二三产业均不发达,乡村振兴,不但直接解决农民收入低下、农民弃农进城、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也可以解决整个国民经济脱实向虚、城市畸形发展、结构调整艰难、经济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

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是农民的梦想,也是每个国人的梦想,更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乡村落后,使得乡村变得不生态、不宜居,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病态,乡村振兴,可以在乡村打造绿水青山、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安居生活,成就国人安居梦想。

实现乡村“乡风文明”,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复兴,也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线。乡村是优秀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乡村振兴,可以直接解决亲情乡情缺失、熟人社会消失、人与人信任危机问题,也间接清除自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糟粕,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乡村振兴,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组织虚化、基层自治缺失、基层法治失效、基层德治失灵问题,也可以缓解因农村人口大规模、常态化、无秩序流动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

实现乡村“生活富裕”,是农民的基本向往,也是我国政治建设的根本。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共产党人的立党初心和执政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预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发生系列转折。一是由发展城市转变为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是发展乡村。二是由经济的脱实向虚转变为脱虚向实,重点是发展乡村实体经济。三是由单纯一二三产割裂发展转变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乡村产业融合体。四是由产业依赖转变为生产生态、生活生态、人文生态、环境生态并重,重点是打造产、镇、人、文、治兼备的乡村新生活载体。

 

【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相关建议】

一、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三)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五)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二、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二)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

三、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二)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三)建设法治乡村。

(四)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五)建设平安乡村。

五、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

(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六)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一)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

(二)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

(三)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

七、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八、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三)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四)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五)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九、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一)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

(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三)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十、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二)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三)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四)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

(五)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

(六)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非常多,大家可以具体去看看中央一号文件内容和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模块。

 

1.1.4         相关政策

1.1.4.1             十九大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1.4.2             2018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坚持提质导向,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加快消化粮食库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和工商企业等从事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改革。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支持乡村振兴。深化粮食收储、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使农业农村充满生机活力。

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完善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和垃圾收集处理。促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1.1.5         模拟题

1.1.5.1             乡村振兴问题

材料1

江西某县一个村庄内,假山、石桥、廊道、花坛、护栏、凉亭、广场、停车场、公共卫生间、污水处理设施等一应俱全,人居环境媲美城市优质小区。”这是我们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的一个示范点,共投入1200多万元,还专门聘请了北京一家规划机构设计。”当地乡镇负责人说。

“一个乡镇一般只能搞一到两个点。”该县县长坦言,当地共有自然村2000多个,不可能每个村都按照这么高的标准打造。

为彰显”村容整洁”,个别村落被如此精心塑造成示范点,而在另一些地方,乡村”产业兴旺”被刻意标识为一个个产业园区。在一些地方主政者看来,产业园区多,乡村振兴自然”差不了”。

一些深受华而不实的”样板工程”之苦的农民反映,有的示范点小区表面光鲜,实则缺乏必备的公共服务支撑。有的新小区,房子建了五六年了,连路灯都不装。

湖北某村是当地政府打造的一个亮点。村里数十户搬迁户的二层小楼排成一线,整齐大气。令人吃惊的是,这里村民长期吃水的困难却一直未解决。一位70多岁的老婆婆告诉记者,她搬到村里有四五年时间了,几乎年年都缺干净水。夏天涨水的时候,水龙头放出来的是泥巴水。在外做生意的儿子只好开车回来拖水。

“房前几十米外是排水渠,因长期不清理,垃圾遍地。”一位村民说,乡村振兴不能只有面子、没有里子,房子建得再漂亮,基本服务跟不上,振兴只能是空谈。

乡村发展”样板化”走偏也造成公共资源分配的失衡。少数基础好、有区位优势的行政村甚至自然村,集聚了大多数的公共资源,缺乏优势的村则项目难求,甚至在行政村内部,也会产生不同自然村的资源分配不均。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德福认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政府应合理使用公共财政资源,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是一项基础工程。一味样板示范的马太效应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均甚至不公,背离了公共资源的属性,削弱资源使用绩效,而且会影响政府公信力,造成政府与群众关系的疏离。

材料2

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凝聚力量,群建共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群众唱主角。但目前不少地方是政府单方面地主抓、主推一些需要共同努力的乡村事项,农民群众反而缺席、失语,漠然旁观。

记者在中西部一些乡镇采访时,有的党政主要领导特别乐于介绍当地的规划、建设和发展,都有很系统的思路和很超前的理念,并且总结出一套模式,或用数字代表,或用文字概括。记者走村串户采访发现,实际上,村民鲜有人知道,甚至一些基层干部也搞不清来龙去脉。

在贵州省北部一个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镇里的一位主要领导说,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实现”一村一品”,规划发展产业4.8万亩,涉及几十家企业,目标是打造成”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看雪”的理想之地。

“人在花园里,花在公园中。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人人小康家。”这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一套乡村建设理念,称规划是第一位的,要有长远眼光、大作为。这个乡镇的村民却普遍表示,并不清楚当地党委政府的规划,如今村村都在搞建设,很少征求村民意见。

村民没有参与感,自然也难以体会到获得感。在贵州某乡镇,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清淤泥,修建筑。当地正按照”农民自有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的模式推进特色民宿发展,由公司统一租赁、统一装修、统一经营管理村寨农民闲置住房,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名片。

记者一走进村庄,就有村民站出来表示不满。当地干部和旅游公司一位负责人解释,个别村民喜欢找事,但绝大多数村民是满意的。

记者在河南某县发现,当地加大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在村里建了党史馆和村史馆,虽然没有特别豪华的设施和投入,但建设得颇有现代城市展览馆的样子,同时还建成了当地戏曲、名人的历史展览馆。

然而,在村中走访发现,一些群众的房子仍然很破旧,村道还是狭窄坑洼,垃圾随处可见,和设施先进甚至略显气派的村史馆比起来,整体村貌让人更有落差感。

当地群众对这些政府所倡导的乡村文化建设没有太多好评。有的说,这些地方建好了以后从来没去过,”就摆那几样东西有啥好看的,还不如建个广场,说话还有地方待”;”建这些都给外人看的,村里人没人当回事”。

材料3

在政府强力主导、公司强势执行之下,农民群众的意见在一些地方乡村建设中”被绝缘”。村民认为,重金打造出来的村容村貌、大铺摊子搞出的政绩项目,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过去,村里修条路,家家户户都会积极投工投劳,十分热闹;现在,农民都忙着在外打工挣钱,村里的建设主要靠政府推动。记者在河南一村庄发现,虽然村里正热火朝天地改水、改厕、改路,却少见村民投工投劳的身影,村庄整治基本上靠政府请人在做。

许多基层干部反映:”现在能让老百姓配合你就不错了,还指望他帮着你做工作?”村民的表现却是:”这是政府的事,就应该干部来做。我们为什么要出钱出力?”

“基层干部为了做工作累死累活,村民却在一旁看,这不仅增加了政府的治理成本,也是一种角色的错位,并由此引发了许多新问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德福认为,乡村振兴不能政府包办,”剃头挑子一头热”。

 

问题:根据给定材料,请你概括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求:内容全面,语言简明,条理清晰,字数限定在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样板工程”华而不实,样板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乡村发展”样板化”走偏也造成公共资源分配的失衡。2.不少地方政府单方面地主抓、主推一些需要共同努力的乡村事项,农民群众缺席、失语,漠然旁观。村民没有参与感,也难以体会到获得感。3.农村文化建设只注重”面子工程”,村容村貌没有改善,不符合农村实际需要。4.政府包办现象严重,不重视农民群众的意见,农村建设靠政府推动,农民不参与。【192字】

【详细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题,概括题的具体答题思路是:问什么答什么,直接从材料中查找答题要点。具体到本题,在作答时,首先要明确本题是要找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问题,然后直接从资料中寻找问题要点,然后要点全部查找出来后,按照要点之间的内在逻辑,逐条书写出来。

 

1.1.5.2             实现乡村振兴

材料1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杏坛将围绕”休闲旅游为基础、文化创意为灵魂、一村一品突出优势”的发展规划构想,激发农村经济新活力。

杏坛保存着原生态的岭南水乡风貌,具有旅游开发的良好基础。过去一年,有”岭南周庄”之称的逢简水乡接待游客超过120万人次,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杏坛将打造成大湾区经济圈的后花园。”梁晴尔说,未来,杏坛将以北七乡(逢简、桑麻、龙潭、北水、吉祐、南朗、古朗)为基底,以逢简为龙头,着力打造岭南水乡生态文化保育区,以文旅、商贸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确立水乡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地位。

均安也计划借助李小龙的核心品牌,发挥李小龙乐园青山环抱、湖泊连片、空气清新的生态优势,融合10公里环山路沿线各自然村落文化,塑造一个主题涵括休闲游乐、生态度假、功夫武术、运动养生、均安美食、乡村旅游等元素的特色文旅小镇。

陈宇莹说,随着佛山一环南延线在均安南沙村等关键节点的打通,均安镇还将全力将南沙岛打造成为面向珠三角市民的周末假日休闲生活圈,以生态农业旅游促进均安镇经济的增长。

材料2

作为顺德的后发镇街,杏坛和均安还将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推动辖区经济新一轮发展。

目前,均安已制定了村级工业园区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将镇内的村级工业园划定为搬迁区、承接园区和发展保留区三个区域,并为三区分别做好园区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定位,同时明确工作目标:三年内实现限期搬迁面积900亩;发展保护区改造面积1700亩;承接园区建设面积300亩。

“搬迁区是指一些占地仅10—20亩的小型村级工业园,主要集中于镇域中心片区、环山路一带,搬迁的思路是疏堵结合、以疏为主。”陈宇莹说,对于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环保要求、厂房陈旧、产能落后的厂企,镇委镇政府将坚决清退,为村级工业园的改造腾出土地空间。

“对于基础较好的连片工业园区,将通过综合整治,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为中小企业经营提供出路。”陈宇莹介绍,均安将加快建设承接转移园区,如该镇东南部的创新工业园三期,将腾出一定用地,面向顺德本土乃至周边有实力的中小企业进行招商;该镇西部的南浦、太平两村、西北部星槎村原有的三大块村级工业园,则将通过整治提升后承接搬迁区内转移出来的企业。

“今年杏坛将继续强力推进第二批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双达标’行动,淘汰违法违规企业,倒逼落后企业升级提升,鼓励夕阳产业转型发展,在腾出发展空间的同时实现产业提升。”梁晴尔说。

“均安镇还将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园区的建设。”陈宇莹透露,顺德区拟在均安建设新能源汽车制造园区,配套该园区发展,均安镇也计划通过引进高效的运营公司,为进入新园区的配套中小企业创造适宜的营商环境与创新氛围,提供产业高端人才、金融商务、信息服务的聚集交流平台,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和提升城市价值。

“杏坛、均安不偏远,更不遥远。”佛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希望杏坛、均安在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方面闯出一条新路。顺德区委区政府也计划加快西南片区连接到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东部、北部的企业转移到西南。

材料3

顺德区党代会报告提出,抢抓军民融合发展先机。积极组织”军转民”“民参军”,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建好顺德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认真落实佛山市委、市政府以杏坛为核心区,申报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军民融合产业。

根据计划,佛山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由佛山市政府与中国能建集团公司共建,示范区以杏坛镇为轴心,总体规划95平方公里,计划分3期建设。首期启动投资600亿元,双方共同组建2000亿元的产业基金,力争在2022年内基本形成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

杏坛镇镇长梁晴尔表示,杏坛作为佛山市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的轴心,随着各类高精尖技术的引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杏坛必须抓住机会对产业进行全方位升级。

 

问题:请根据给定材料,谈谈顺德区是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的。

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语言简明,字数限定在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围绕”休闲旅游为基础、文化创意为灵魂、一村一品突出优势”的发展规划构想,激发农村经济新活力。着力打造岭南水乡生态文化保育区,以文旅、商贸驱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确立水乡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地位。塑造一个内涵多元素的特色文旅小镇。2.提升村级工业园改造,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园区的建设3.抢抓军民融合发展先机。积极组织”军转民”“民参军”,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建好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194字】

【详细解析】

本题考查对策题,对策题的具体答题思路是:一是直接找材料中的对策,二是通过问题推对策,阅读资料时注意找表对策的标志性动词。要点找到后,按照逻辑顺序,分条分点书写答案。

 

1.1.5.3  返乡农民工就业

材料1

河南东北角的台前县,地处黄河滩区,是一个深度贫困县。以前,这里”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年年有洪涝,岁岁闹饥荒”。而今,县里迎来大批返乡创业青年,赢得乡村振兴新机遇——全县崛起汽车零部件企业500多家;羽绒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框产业占全国50%以上市场份额……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3367名台前人返乡创业,带动3.28万名农民就业增收。

“台前许多产业‘无中生有’,一批批外出的人才带着技术、资金,带着经验、情怀回乡,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台前县委书记常奇民说。

乡村振兴,关键看人气。农村人才怎么引得来,留得住?某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在台前县,飞出去的”凤凰”,缘何愿意回乡?

记者调查了解,不少人看中乡村创业成本低。吴玉磊、丁小燕大学毕业后,留在郑州打拼。2011年,两人辞职创业,看中舞蹈服和舞鞋生意,七拼八凑,开了个40多平方米的代销店。第二年,两人借用亲戚的旧房子当车间,雇佣20多名工人,挣下第一桶金。

“时间一长,用工成本高,技术工人流失,想扩大规模,大城市缺少空间。我们一盘算,如果回老家,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吴玉磊说,老家有场地,乡亲们也有做鞋的手艺,算工价,每月人均便宜近千元。

2013年,吴玉磊两口子回到台前县清水河乡岳庄村。一开始,他们购置缝纫机,培训工人,在自家小院办起鞋厂。之后,租地建起”扶贫车间”,安置就业50多人。技术有保障,产品有质量,销路越来越广。如今,年销售舞鞋100多万双,产值近千万元。

有人返乡是看到产业基础。马楼镇人满慎波原本在内蒙古做汽配批发生意,年销售额2000万元,但他一直有发展绿色农业的梦想。”滥用化肥、农药,让果蔬品质下降。我想种出绿色农产品,找到记忆中的味道。”满慎波说。2017年春,他拿出200多万元,流转土地560亩,开始在黄河滩发展农业。

有人返乡是因为家庭所需。打渔陈镇周庄村的杨纪彬、姜玉芬夫妇回乡,初衷是不愿再让孩子”留守”。

2008年,杨纪彬、姜玉芬从北京一家服装厂辞工,回乡做服装加工。因为技术不过关,一年后创业失败,十多万元投资打了水漂。夫妻俩到杭州打工,虽说俩人每月能挣1万多元,可始终牵挂老人、孩子。2015年,夫妻俩再次回乡创业,从代工做起,如今已建起500多平方米厂房,自创童装品牌——”妙妙虫”。

材料2

回乡创业,说来轻松,干起来不易。

记者采访中了解,对于许多返乡创业者而言,最大的难题首先是土地问题。创业者多以家庭小作坊式生产起家,想扩大规模,建设厂房,租地是第一关。

后方乡玉皇岭村的王楠自学做相框。创业之初,因土地难租,一年多无法新建车间。2015年,县里鼓励建设”扶贫车间”。王楠终于获准建起占地15亩的厂房,吸纳70人就业。

采访发现,当地”扶贫车间”政策使一大批小企业有了”长大个”的机会。长远来看,如何优化集体土地租用政策,依然是返乡创业者最关心的事。

其次是资金问题,集中在贷款难。建新车间,买新设备,王楠花了300多万元。他把多年积蓄全部投入,仍有很大缺口。于是,王楠把房子抵押,贷80万元,勉强凑够。厂子运行后,周转资金左挪右支,捉襟见肘。幸亏乡里协调50万元的扶贫贷款,才解燃眉之急。

“做企业,经常感觉缺资金。”姜玉芬坦言,有时候货款回流不及时,她和丈夫不得不贷款发工资。在政府帮助下,他们拿到100万元的扶贫贷款,由政府贴息。

创业者普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问题。专家建议,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当创业者迈上一个新台阶,面临的最大短板是管理、技术人才。

吴玉磊刚回乡时,请一个同乡负责舞鞋生产。老乡懂缝纫,但不懂做鞋,领着工人生产出一批残次品,全部压在仓库。吴玉磊一年赔了100多万元,几乎破产。无奈,妻子丁小燕只好带着出生不久的孩子回乡,亲自上阵,才扭转市场。”在村里干事,特别想招大学生来管理,可谈了几个,不是嫌工资低,就是不愿意下乡。”丁小燕说。

管理人才难觅,技术人才难招。马楼乡小伙赵阳依托台前县汽配行业优势,做起电子商务,2017年网上销售收入800多万元。现在,他最头疼的也是人才。”特别缺客服、网站美工。”赵阳说,他试着在网上招聘,应者寥寥。

“培训一直没停过,但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始终不够用。”台前县电子商务办公室主任付纯灵说,县里两年时间培训了12000名电商从业者,仍是不够用。

即使是熟练工,也难留下。打渔陈镇后柴村刘龙波、柴丽芳夫妇从事羽绒制品加工,最迫切的需求是提高工人素质。”同样的工种,有的工人一个月能挣七八千,有的手法差,只能挣三四千。”柴丽芳说,乡村工人流动性很大,连续干一年以上的人在厂里都是”宝”。

采访发现,乡村小企业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有限,原因主要是能提供的工资待遇有限,同时地处偏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跟不上。人才缺失导致”夫妻店”成为常见模式。

材料3

乡村振兴,迫切需要有见识、有才干的青年人才。记者了解,目前台前县返乡创业者大多在30岁上下,有打工经历,有创业激情,咋能让他们在村里扎根?

调查发现,返乡创业者们最关心的,是事业能否持续。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台前县的特色产业,年总产值50多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8.9%。县里第一批乡村创业者多数出自这个行业。当年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小贩,如今不少成为身家千万的老板。

老板有老板的烦恼——成本上涨,同质竞争,行业利润越来越薄。技术如何提升,产业怎样升级?

“这两年,感觉迷了路,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儿走?知道瓶颈所在,又不知道怎么突破。”万联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兴安说。

20年前,为了卖汽车配件,聂兴安骑着自行车翻越过武夷山。如今,他虽然仍愿意吃苦,却不知道怎么翻越眼前的”山”。他报名参加企业家培训,因为针对性不强,仍没找到答案。

“不少培训只会说专业术语,纸上谈兵,很难真正帮到我们。”和聂兴安一起创业的徐龙海也有类似困惑。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甚至聘请了一个管理团队,但收效甚微。

“引凤回巢”离不开政策引导。台前县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区、电商产业园等,盘活闲置厂房等资源,发展返乡创业园。同时简化返乡创业登记方式,配套减税政策,降低门槛。农民工返乡创业符合条件者,可免征一系列行政事业性收费。

“除了稳定产业,留下人才还要靠提高乡村发展的软硬件。”常奇民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仍然很多,要留住创业者,必须改善交通、通信、物流等硬环境,必须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育使用引进机制,在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优质保障,让回乡者舒心创业,让创业者安居乐业。

 

问题:假如你是某报记者,请根据给定材料,写一份关于台前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报告。

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语言准确,字数限定在4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关于台前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调查报告

台前县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上万名农民增收。返乡创业的因素主要有:乡村创业成本、产业基础、家庭所需。创业中遇到的问题有:土地难租、资金少、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技术人才缺乏,农村电商从业人员不够用、乡村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乡村小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有限、管理培训没有实际意义。为了更好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台前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第一,加强政策引导。台前县依托现有产业集聚区、电商产业园等,盘活闲置厂房等资源,发展返乡创业园。第二,简化返乡创业登记方式,配套减税政策,降低门槛。农民工返乡创业符合条件者,可免征一系列行政事业性收费。第三,提高乡村发展的软硬件必须改善交通、通信、物流等硬环境,必须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育使用引进机制,在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优质保障,让回乡者舒心创业,让创业者安居乐业【371字】

【详细解析】

本题考查贯彻执行题的调查报告,贯彻执行题的具体答题思路是:发文缘由——具体分析(原因、影响,存在的问题等)——得出结论。具体到本题,在作答时,首先可以介绍下台前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问题、缘由),然后可以总结台前县所做的努力(对策)。

 

1.1.5.4             乡村春晚

材料1

文化兴盛,乡村是基;乡村振兴,文化是魂。近年来,浙江丽水持续推广和普及”乡村春晚”,打造村晚自信”文化样本”。

千年龙窑在宝溪,精彩春晚数溪头,不灭窑火来传承...1月20日,2018”乡村春晚大集”活动在丽水龙泉市宝溪景区举行。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演员们用自己的热情赞美着自己的家乡,一个个原汁原味的”乡村格调”和浓郁深厚的”山水深情”,让嘉宾朋友们品尝了一场”乡村盛宴”。

“我在中国已经生活15年了,目前任职于浙江大学的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这次是浙江省外国专家组邀请我来参加此次的‘村晚’活动,我觉得这边的乡村文化氛围很好,能浸润我的心灵。村民对我们这种外国友人也很热情”,来自巴基斯坦的浙大博士英兰告诉记者,”因为村晚,我可以观看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民俗表演节目,我也能跟这么多不认识的人一起过节,大家围在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给我的感觉特别好。”

据了解,此次”乡村春晚大集”是第一次把丽水的各个乡村的村晚集中在一地进行表演。今年65岁的宝溪乡乡民金雪珍作为此次村晚的第一个表演节目的演员上台表演,她向记者形容表演村晚的感觉既紧张又兴奋:”我表演的节目叫《龙狮闹春》,是村晚的开场舞,我觉得以往我们看村晚基本都是在电视上看的,这次这么大型的村晚给我们的观感都是不一样的,能丰富我们的老年生活。”

除了现场的村晚表演外,此次”乡村春晚大集”还安排了现场的游客品尝特色”宝溪龙窑宴”,带领嘉宾和游客一起品味传统乡村的浓浓”年味”。此后还举行了启窑砖、开匣钵,宝溪”不灭窑火”传统龙窑烧制技艺活动开窑仪式,带领现场的观众感受丽水乡村文化底蕴和无穷魅力。

“推广和普及‘乡村春晚’是对农村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延续,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相信本次活动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春晚’在全国的普及和推广,进一步满足乡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叶菁说,”同时省文化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推动‘乡村春晚’发展,努力把它打造成为具有浙江特色的‘文化样本’。”

材料2

热度不减的乡村春晚也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1月21日,”乡村春晚与乡村振兴”专题论坛活动在龙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文化管理者、乡村春晚观察员等齐聚一堂,就乡村春晚与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乡村美学、乡村治理等方面展开交流探讨,全面解读乡村春晚发展经验和路径。

在会上,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化馆馆长戴珩表达了他对乡村春晚定义的理解:”乡村春晚是对传统乡村美学的继承、接续和更新,它原滋原味地将乡村生活和劳作场景呈现出来,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信、幸福和快乐。”

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梁忆南看来,乡村春晚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是巨大的:”乡村春晚体现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为村晚的载体实际上是由人、活动、空间三个要素组成的。而传统是一个村落的灵魂,可以说村晚的出现和举办不但融合了村落的居民,而且呈现出村落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因此村晚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

材料3

“乡村春晚”的历史源远流长。村晚萌生于民间、根植于乡村、来源于群众,广受乡村群众喜爱。如今,一台台由农民自发组成的”春晚”,正逐渐成为驱动乡村发展的”文化密码”和”旅游引擎”。

丽水是中国首个地级市民间艺术之乡,自导自演春晚习俗由来已久。从1981年开始举办的丽水庆元月山村的”月山春晚”开始,乡村自办春晚现象在丽水已持续37年。目前,通过创建推动,丽水已创成乡村春晚示范县6个,自办春晚行政村覆盖率达40%,建有乡村春晚文化志愿队伍1800多支。

“丽水乡村春晚已从最早的‘月山春晚’一枝独秀模式,催生当前遍地开花的成果,形成事业引领、产业推动、特色提升‘三位齐驱’,以及千台阵容、百台特色、十台样本、一台引领‘四位一体’的乡村春晚品牌发展格局”,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2017年春节,丽水共有882个行政村自办春晚,800多名农民导演、30多万演员、80多万观众、20多万外地游客在乡村春晚的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文化梦、春晚梦。丽水全市形成的”春晚红利”达14.13亿元。

“丽水乡村春晚的持续兴盛,得益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得益于对草根文化由衷的自信,得益于国家富强,社会繁荣,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追求”,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葛学斌说。

乡村春晚目前正成为驱动乡村发展的”文化密码”。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丽水将进一步拓展乡村春晚的覆盖范围,就”丽水村晚”打造成服务美丽乡村的”文化样本”,将启动”中国乡村春晚总部”五大工程建设:建设中国乡村春晚博物馆,编写《中国乡村春晚文化大典》,组建”中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打造中国乡村春晚总部经济电商产业园,并打造关于村晚的大型文化史诗。

 

问题:根据给定材料,请你谈谈对资料中划线句子的看法。

要求:内容全面,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限定在35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乡村春晚”是对传统乡村美学的继承、接续和更新,它原滋原味地将乡村生活和劳作场景呈现出来,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自信、幸福和快乐。”乡村春晚”的持续兴盛,得益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得益于对草根文化由衷的自信,得益于国家富强,社会繁荣,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追求。”乡村春晚”可以传递”年味”,润泽人心,丰富百姓的业余生活,感受乡村文化底蕴和无穷魅力。推广和普及”乡村春晚”是对农村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延续,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更是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为了发挥”乡村春晚”的积极意义,下一步要进一步拓展乡村春晚的覆盖范围,打造服务美丽乡村的”文化样本”,启动”中国乡村春晚总部”五大工程建设。【329字】

【详细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现象类的综合分析,这类分析题的具体答题思路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简单介绍——具体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存在的问题等——得出结论(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到本题,在作答时,首先要对”乡村春晚”做下解释,然后具体分析”乡村春晚”盛行的原因、影响,然后可以提出发展”乡村春晚”的措施。

 

1.1.6         相关范文

1.1.6.1             “回归”让乡村振兴

“回归”让乡村振兴

(申论一点通评析:引号标注重点词,突出文章的观点。同时,回归一词带有人情味,让标题富有温度。意境悠远的一个标题。)

看遍良田万顷,看遍湖水万丈,看遍夕阳一方,家乡是释怀与放松的向往;听完鱼虫鸟鸣,听完乡里余音,听完亭台雨榭,家乡是宁静与思念的圣地;品尽风土人情,品尽地域习俗,品尽春夏秋冬,家乡是肉体与灵魂的归途。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振兴乡村战略的阐释让我真切感到家乡的召唤——返乡实现乡村振兴。(申论一点通评析:给人印象深刻的开头。作者用看遍”“听完”“品尽引导三组大排比,每一组里面有嵌套三组小排比,结构相似,意境相同。这种开头气势如虹,节奏明快,赏心悦目。这样一组排比阵列的使用,把振兴乡村的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引出总论点从逻辑上显得水到渠成。同时,作者没有自己孤立提出观点,而是结合十九大,结合国家战略方针,显示出了作者的政治素养。总体来说,这个开头会给阅卷者一个极大的冲击,定档会很高。)

乡村振兴富农,让人愿意回。明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中提到:天下顺治在民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让改革的红利惠及更多的人民,尤其在对于乡村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无论是搭建农村电商平台,还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亦或是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无不体现出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视。另外,现代化进程日益加速,城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乡村蕴含着巨大潜力,振兴乡村,让人们看到希望,愿意返乡做城归(申论一点通评析:名言+讲道理+摆事实。)

乡村振兴美景,让人回得去。谁不想青山常在,谁不想绿水长流,这从习近平主席著名的两山论中得到诠释,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乡村不再是蓝天白云绿草,随之而来的是雾霾、土壤重金属污染、水质下降,草场退化等,甚至更有甚的是城市垃圾转向乡村,农村资源被过度开发,出现空心村危机,终让乡情变愁思。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养育着全国诸多人口,如何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远的历史眼光和文化胸怀给出了明确指示,重构新型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时代的呼唤,建设绿色环保的乡村美景,更多的专业人才涌向乡村,扎下根,生出枝桠,开出新时代的美丽花朵——乡村振兴,最终让人们有家可回。(申论一点通评析:名言+讲道理+摆事实。)

乡村振兴强业,让人留得下。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的振兴也是为了人,要让人能够留得下,来振兴乡村发展,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战略,创造就业条件和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是必经之路。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这其中农业便是核心,农业是我们经济建设的第一位,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让农村产业飞速发展,旅游+模式更是一种创新,让远离家乡游子看到家乡的发展前景,更让返乡创业的人坚定了信念,整合产业优势,融合多产业齐头并进,展现中国智慧,让中国的乡土味更浓,更厚,在振兴乡村的伟大战略中,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折返跑,用自身的知识改变乡村,让旧貌换新颜,跑出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梦想。(申论一点通评析:名言+讲道理+摆事实。作者的整个分论点选择是线性思维,即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人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乡村的振兴离不开人,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非常关键的是人的作用,一个乡村都没有人了,谈何发展,谈何振兴。望的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花海下的良辰美景,网络时代中扎紧富口袋,新世纪里的现代化农业,让返乡振兴乡村掷地有声,让人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共1084字)(申论一点通评析:名言结合十九大热点引导结尾段,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同时重申分论点,呼应开头,使得文章结构完整。)

(申论一点通总评析:本文是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在阅卷的过程中,这种文章的出现,会极大刺激到评卷者的神经,令其兴奋,给出高分。具体来说是:标题有观点有温度,开头有创意有实力,论述有事实有道理,结尾有文采有力度。特别值得学习的是本文的开头,这组排比的使用,一反常态,没有用经典三句式开头,而是将意义融化在排比的遣词造句里,让读者在体会理解中认同,形成感情上的共鸣,手法很是高级。)

 

1.1.6.2             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从生产到生活,离开了绿色,乡村就失去了本色。今年两会上,相关部门表示,建立绿色发展导向的财政补贴政策已提上日程。可以预见,更多实际举措将推动乡村绿色发展落地生根。今天,我们邀请黑龙江日报评论员来解读,如何通过绿色发展,守住“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编者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色,本就是乡村的主打色。如今,乡村振兴战略为广阔田野铺上浓浓绿意,描绘出一幅可望可及的现代农村绿色画卷。怎样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怎样让农民赚上“生态钱”?怎样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丽家园?尽管每个地区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定的“格”更高,“面”更大,给很多地方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比如,有着大森林、大草原、大湖泊、大界江,黑土地“插根筷子能发芽”的黑龙江省,意识到生态绿色文章还没有做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下决心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业先天优势、独有优势和比较优势,提升绿水青山的“颜值”,做大“金山银山”的价值,力争在农业生态保护上站排头,打造全国最优的农业生态环境。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做“团体操”,须在统一的自然韵律下,把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的“分解动作”做到位。比如,捍卫“舌尖上的安全”,要统筹治理与生态产业,相互借力。据统计,中国人吃的米饭中,每十碗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黑龙江大米口感好,营养安全。殊不知,这碗米饭,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结下的“果”,蕴含着湿地保护、天然林保护、水生态保护的功劳,蓄积着以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恢复黑土肥力的成效。

当然,也应该看到,推行退耕、休耕、停伐,使一些曾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行业和个体,变成了“靠山养山、靠水养水”,发展不同程度受到限制。所以,乡村生态振兴一方面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平衡保护者与受益者的利益,不能让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吃亏。

乡村生态资源只利用不保护,坐吃山空不行;如果单单守着绿水青山,不会科学利用,不善永续利用,也换不来金山银山。乡村要通过增加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瞄准人们休闲旅游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就能成为“聚宝盆”。

生态和宜居不可拆分。乡村不应只有蓝天白云清新空气,还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人居条件。综合治理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必须针对痛点和难点。黑龙江掀起的厕所革命、垃圾革命、能源革命、菜园革命,直击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在东北农村都把如厕叫“出外头”,然而,在户外旱厕“方便”实在不方便,黑龙江省鸡西市农村推广一体化水冲厕所,使农村环境卫生、村民生活质量大为改观。试想,倘若没有决心和魄力,农村千年的传统习惯何以转变。

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发展的深刻革命。不论是筑牢生态屏障,还是补齐生态短板,抑或是发展生态旅游,以理念先行,以实干为基,以制度优势为保障,相信,这一绿色发展的“组合拳”,必将打造出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7日05版)

 

1.1.6.3             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繁荣乡村经济。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和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在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上取得新成绩,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兴村富民的金山银山。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要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打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协同发力的组合拳,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天下顺治在民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农民获得感。要坚持问题导向,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让乡亲们过上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215 72

……

立即登录,查看完整版~

登录

相关章节

文章评论
马上登录,发表评论
申论一点通